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学习倦怠研究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07 21:26

  本文关键词:学习倦怠研究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倦怠 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 缺乏个人成就感


【摘要】:目前,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比如,对学习倦怠概念的界定还存在分歧;对学习倦怠中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缺乏个人成就感这三个维度及其形成阶段等问题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与学习倦怠直接相关的因素以及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的因素还没有详细的介绍和研究;还没有对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等等。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学习倦怠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 沈阳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学习倦怠 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 缺乏个人成就感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自从倦怠概念被提出之后就有大量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涌现而出。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倦怠现象不仅存在于职业人士之中,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较严重的倦怠问题,即学习倦怠。虽然目前关于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一、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春妹;罗润生;;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丽丽;衣伟婧;王倩倩;杜宇;刘兵;;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永贤;大学生职业兴趣、择业效能感的量表编制及其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7年

4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贺泽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认识论信念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向晓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燕;;高职生数学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J];职教通讯;2011年1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完美主义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杰;;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魏萍;杨爽;于海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连榕;;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孙丽丽;张淑华;许贵芳;衣伟婧;;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游志麒;李晓军;田嫒;吕玲;陈欢欢;;大学生压力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周宝华;马红宇;;工作-学校冲突问卷的编制及其中介作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新红;李义安;李庆安;;大学生专业承诺、认识论信念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穆怀容;孙力;;学习倦怠:一个新的研究领域[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燕;;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在感觉寻求型人格特征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宇然;中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小娜;小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宋晓丽;高职生知识价值观、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朱小麟;上海市高职大学生成就归因、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柳慧玲;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姝;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1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1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