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巴班斯基 教学最优化 矛盾与冲突 启示 最优化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想与现实 教学理论与实践 理论基础 继承与超越
【摘要】: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可谓博大精深,对世界教学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它也存在着固有的内在矛盾。正确认识这些内在矛盾,对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改革理论基础的问题,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巴班斯基 教学最优化 矛盾与冲突 启示 最优化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想与现实 教学理论与实践 理论基础 继承与超越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推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研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还要充分汲取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有益经验。本文就旨在通过对20世纪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内在矛盾的分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20世纪80年代,巴班斯基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冬桦;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影响与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杨爱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缺憾的原因反思[J];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祥林;;英国日本教学过程比较与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琼;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优化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余红霞;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及其实施策略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锐昌;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优化选择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鄂文杰;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方法最优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佐超;高中作文评改的目标优化与策略整合[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华;归因理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加坤;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构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策略[D];河南大学;2008年
8 陈新;中学语文听话能力评价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彭泽平;培养公民还是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3 容中逵,刘要悟;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考试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4 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5 阮成武;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多元整合论——兼与彭泽平先生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6 余艳琴,黄尚海;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8期
7 刘岗,孙名符;关于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考试与评价问题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4期
8 蒋伟;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9 丛立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4期
10 赵蒙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侃;当前苏联对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2 王义高;巴班斯基论十大教学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5期
3 吴文侃;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和实施办法[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6期
4 张定璋;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5 赵玮;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易人[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6 秦淳 ,韩宏飞;重视在体育课上时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7 吴文侃;;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和实施办法[J];小学教学研究;1982年03期
8 ;文摘[J];小学教学研究;1982年04期
9 ю·K·巴班斯基 ,何仁;教学规律、原则及其最优化措施间的相互联系[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10 李玉兰;介绍《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一书[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贵;;浅论良好的外语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李家清;;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腑[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陈星铭;;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制图课教学过程[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虹;基础英语教学独辟蹊径[N];科学时报;2000年
2 暮鸦编;科学地对待教学方法的选择[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丁金叶;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4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季燕;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镇中 张丽梅;把握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最佳作用时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安徽淮北市杨庄矿中学 许咸尚;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实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7 辽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王丽群;全面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培训[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何国平;物理教育创新有窍门[N];黄山日报;2005年
9 肖u& 王义高;曾经滋养过中国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顾明远;光芒照耀历史长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华;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芊;对语文教材中寓言体系的调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焕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设计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放;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青;口语交际教学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惠玉;我国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艳;现代教育技术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毛小丽;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物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沈桂珍;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及其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凯;小学长短课时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2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