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学习需求:教师继续教育的切入点
本文关键词:内在学习需求:教师继续教育的切入点
【摘要】:教师学习是学校效能提升的关键,而如何让教师更有效地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入点应从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入手。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现实需求,是为了解决目前遇到的教育教学困难;二是教师的价值需求,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能力提升和理论提升。本文试图通过反思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从教师作为人的内在学习需求的角度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策略。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教师学习 内在学习需求 策略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发展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效能。而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素质提升和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是改善教育质量最有效、最经济的做法。但现实状况并不如人意。在笔者的访谈调查中(针对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慧;朱敬东;;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李振峰;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许世平;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曹长德;研究型教师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汪虹;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7 方新普;杨叶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8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笑飞;;世界人口大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金鑫;;新课程标准下,再论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龙秀敏;;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柳国辉;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邓北平;高考英语自由应答试题的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程红艳;教师形象:从“师范人格”到“非师范人格”[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乔爱玲,何克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定位与实施[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5 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对反思发展教师专业功能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基;;创建书香校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革新;2009年07期
2 何东昌;;在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协作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高师函授;1987年06期
3 ;迈开继续教育的坚实步伐[J];江西教育;1991年09期
4 闫冬;赵颉仕;;对继续教育中美育作用的研究与探索[J];才智;1998年05期
5 何荣宗;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整体功能的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郝铁生;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美国继续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J];电气应用;1985年06期
7 王虹桥;网络环境下远程职业继续教育模式问题的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秦润莹;王胜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继续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J];继续教育;2010年03期
9 海燕;;校本培训工作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李兵;;广西农村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冰;;继续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初探[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胡维芳;;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黄益寿;;建构教师学习和实践活动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王东水;;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王东水;;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周万海;;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素质 适应现代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新需要[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郭思慧;;一节公开课的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 溪 通讯员 谢 民;在继续教育中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民盟江西省委会;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迫在眉睫[N];光华时报;2006年
3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 张贵新;继续教育实验区成果丰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赵优良;“逼迫”教师学习激励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瑞昌;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号召 向优秀人民教师学习[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程先国;送教下乡: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赵鸿飞;考核不达标不能转正[N];深圳商报;2003年
8 郭早阳;校长应以教师为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李战云;李贵作学校教师学习王生英[N];焦作日报;2007年
10 郭昊;澳门科技教师学习参观团在京津学习交流[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俊;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亚;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江桂萍;教师继续教育中高校本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3 韩信钊;继续教育师德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妍;基于扩展学习理论的教师学习模式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炜;农村教师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敏;中小学教师学习方式及其与角色压力、工作绩效的关系[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华芹;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东慧;校本教师教育:改革教师学习方式的新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3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