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爱弥儿》教育思想述评

发布时间:2017-07-08 14:24

  本文关键词:《爱弥儿》教育思想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教育 教育阶段 女子教育 总体评价


【摘要】:《爱弥儿》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反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提倡自然、自由的教育。主要对作者在《爱弥儿》中阐述的"自然教育"的目的、作用、基本原理以及教育阶段论和女子教育观作了简要概述,最后对本书对教育的贡献及局限性作了总评。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关键词】自然教育 教育阶段 女子教育 总体评价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小说的主人公)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1.“自然教育”的目标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亭;学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内而外的生成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魏茂恒;柏拉图从教生涯及教育思想述评[J];东方论坛;2002年06期

3 张仕颖;论康德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马奇柯;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永年;德福配称的价值祈向——从卢梭、康德到马克思[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史万兵,邓永刚;试论创造性教育开展之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5期

8 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谭焱良;荀子德育思想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阳春;教育制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3 杜庆波;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D];暨南大学;2003年

4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宗孝;回归生活:教育范式的历史转换[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建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思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虎;托尔斯泰的教育思想[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刘伟斌,杜学元;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李芳;;卢梭自然教育新思考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彭香萍;莫怏;;全人教育的理想模式[J];求索;2006年12期

5 邓玉函;;论卢梭教育思想中的道德自由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4期

6 毕建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J];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7 杨帆;;从《爱弥儿》探究卢梭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S1期

8 瓮文允;;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9 冯文全;杨瑞;;卢梭《爱弥儿》教育思想探析[J];现代农业;2007年11期

10 靳友玲;张蓉;;从《爱弥儿》看卢梭的女子教育思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忠;周延丽;刘松年;;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再思考[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贤智;杨汉麟;;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赵彬;;小初衔接——六年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魏曼华;;国外私立学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若干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迟峰;;关于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保星;;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四)——西欧中世纪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张传燧;;程端礼及其《读书分年日程》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薛海平;;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分布公平性研究——基于中国18城市居民家庭教育选择支出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良;山东:“两免一补”9月进城[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实习记者  龙超凡;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教材免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记者 冯舒玲邋实习生 范杉珊;我区规范义教办学[N];宁夏日报;2007年

4 郑少忠;西藏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学生今秋免交学杂费[N];人民日报;2007年

5 刘丹、胡芳;上海公办学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董劲松邋本报记者 何佩东;成都全力推广教育新政[N];中国商报;2007年

7 佘志娟;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惠多[N];邯郸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大伟;临汾开发区免除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N];临汾日报;2008年

9 赵子忠;我州免除2万多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N];大理日报(汉);2008年

10 记者 刘丹;上海:公立学校不准搞“选拔式”招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崔德华;爱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唐斌;教育多元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闫建璋;我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合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秀勤;论卢梭自然教育的现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智;教育领域预算外资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梅;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谦;株洲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笳舟;穆斯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马益珍;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卫安;教育公益性及与营利性矛盾的化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文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桂;爱弥尔和自然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冬丽;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4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34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