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异同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异同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高教研究所;
【关键词】: 人本主义 中西方 历史渊源 教育思想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20世纪西方哲学表现为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思潮的转变,科学的思维方式向人文思维方式的转变。”[1]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便是承袭这种哲学取向的发展结果。历经半个世纪,它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对西方、乃至对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和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彩云;孔子的人文教育观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嘉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盛及其思维逻辑——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兵;;我国高等院校校名英译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2 周洪宇;陈竞蓉;;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现代中国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3 李廷扬;;审美教育质疑[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黄文仁;刘英杰;;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王彬;;瓦冈诺娃教学法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秦学智;教育研究层次与类别探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顾春;;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结合[J];才智;2010年15期
8 董娟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级日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才智;2010年21期
9 姜锐;;近代南京鼓楼幼稚园课程实验及启示[J];才智;2011年09期
10 段晓璇;;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幼儿科学概念的学习及其教育指导[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谢长法;;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杜以芬;;“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合法性的局限——浅谈利奥塔对后现代知识的社会学批判[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辉;黄正泉;;论大学生自我教育对嫉妒的消解[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张国强;论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蔡志荣;明清湖北书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樊茜;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美华;全景式教学在《文化生活》运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贺佳颖;《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伟琦;从“计划配给”到“自主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帅建英;张家口市儿童音乐辅导班教育状况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永旭;;简析中西方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影响[J];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05期
2 李占喜;;中西方表达感谢的跨文化差异的语用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侯艳萍;;现代大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高伊依;;中西美学思想在舞蹈艺术中的体现[J];才智;2011年04期
5 廖声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历史渊源及其社会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方秋香;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7 肖静露;朱燕;;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8 郑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2期
9 田凌飞;;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0期
10 迟希新;“人化”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薇;;“抑商”观念在中西方教义中的渊源与分野——以宗教和政治因素的考察为路径[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2 田辰山;;两个“文明”大故事,两个“民主”大结构——比较中西方的传统与现实政治结构[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逻辑及其未来走向[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赵春音;;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彭运石;孟娟;;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黄岑汉;刘燕平;;舌下络脉诊法渊源及现代研究探析[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7 南志秀;;春节的历史渊源[A];《今古中国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凌燕;姚本先;;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的比较及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胡留申;纪仁芬;顾志新;杨颖;黄蓉;邵云龙;;“南汇水蜜桃”产业发展趋势[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云泉;;浅谈徐州与莒县的历史渊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婷玉;海外学子眼中的中西方老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记者 唐闻佳;中西方疾病谱越来越接近[N];文汇报;2011年
3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2)班 甘倩云;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趋势为什么截然相反[N];学知报;2011年
4 主讲人 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乃基;中西方差异的文化解读[N];新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明宇 王坤宁;奈斯比特:中西方思考方式很不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6 朱振华;揭示东方族群的历史渊源走进中华文化的奠基时代[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剑兰;“五万里闻名飘香”的美酒[N];经理日报;2006年
8 王新环;替人顶罪的历史渊源[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9 吴宗友 郑传贵;“昆明”的历史渊源[N];云南日报;2001年
10 潘秀慧;听听地名背后的故事[N];温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美群;和谐文化论[D];武汉大学;2008年
2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晓华;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现实主义系统—历史学派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4 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陶云武;员工潜能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建平;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转型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海辉;排球教学中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巍巍;小学教师人本化管理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富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郑州大学;2007年
5 李长虹;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晓舟;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成人教育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肖宏;试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科学观[D];山东大学;2006年
8 万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传播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殿哲;构建人本主义与儒家模式相结合的当代中国人格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丹;从人本主义角度看需求分析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97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9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