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宋代教化的重心下移与组织重构

发布时间:2017-08-01 07:00

  本文关键词:宋代教化的重心下移与组织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教化 重心下移 组织重构


【摘要】:面对五代以来的社会纷乱和伦常失范,宋代新儒家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致力于对社会伦理观念与国家教化格局的积极改造和重建,突出表现为:教化重心层层下移,官府教化力量与民间教化力量、学校教化组织与非学校教化组织进行了有效衔接、互动、重构与整合。宋代教化组织系统的制度化建构,为维持后期封建社会结构和伦理秩序的基本稳定奠立了文化根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宋代 教化 重心下移 组织重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变迁与转型研究”(批号:DAA060084,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书光教授主持)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宋代科举制的进步、学校组织的发展、社会教化力量的重组和重心下移,都促使储藏在文化场域中的教化潜能得以极大地释放,并引起封建社会的政权控制系统对教化产生强烈的媒介依赖。宋代教化在其重心下移中发生了相应的戏剧化组织重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教化由唐之前向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张再林;;白居易的“维摩人生”及文学史意义——以宋词对维摩诘的接受为例[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刘学;;试论宋代家庭教育与词人创作行为的发生[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陈奰红;;宋代关于女性的法律对宋词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宋玉洁;;毛滂人品的再评价[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邓乔彬;;士大夫文化与宋初词[A];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安琪;;花间词学本色论新探[A];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雅正之外:欧阳修词的艳情表述[A];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建升;;苏轼词编年补正[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红;;试论宋代社会教化的新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曾昭璇;;宋代羊城八景[J];开放时代;1987年04期

3 石涛;宋代对道教的管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张思齐;从北宋看中西诗画关系学说之异同[J];中州学刊;2000年06期

5 张思齐;宋诗的平淡风格与宋代的诗味理论——中印诗学理论微观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郭珂;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摭谈[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徐宝余;宋人《离骚》辨体──从宋人对《骚》类作品的选评出发[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8 白冰;《广韵》语词训诂所反映的宋代新语词[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姚香勤;试析宋代太学的发展及意义[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明见;论刘克庄的诗歌“锻炼”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萍;;管理重心下移背景下的我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的职责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王喜旺;;教化视野中的佛道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袁冰;石东平;;试论宋代运气学说对方剂学的影响[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尚虎珊;;宋代体育文化勃兴引出的启示[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卢荣善;;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个思考框架: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城[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黄有兴;;草湖玉尊宫的社会教化功能[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10 胡智锋;;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花 张演亮;重心下移根源化解矛盾[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记者 王春梅 通讯员 陈红;固镇县以示范创建为契机推动监管重心下移[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记者 王世心 张志华;重心下移做好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刘雪峰;重心下移激活基层 竭诚维权[N];工人日报;2004年

5 见习记者 刘凯 记者 骆辉;重心下移创新城市管理机制[N];南昌日报;2010年

6 陈树东 王梅;“菜篮子”重心下移到社区 便民服务延伸到“家门口”[N];大连日报;2011年

7 记者 张永江;专项行动获得初步进展 重心下移继续高压打假[N];农民日报;2004年

8 通讯员 吴焕民 记者 孙开远;拉孜县工作重心下移 发挥“1+11”的作用[N];日喀则报(汉);2010年

9 许春发 特约记者 申世松;重心下移 筑牢堡垒[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0 范勤学;重心下移项目 夯实安全根基[N];首都建设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万里;鹤鸣九皋[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D];西北大学;2005年

7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韬;宋代木版画中的民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马刚;宋代山水画空间形式分析[D];清华大学;2007年

3 莫军苗;宋代批评视野中的柳宗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6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治华;宋代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8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9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2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02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