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6 02:00

  本文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策略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评价 多元智能 全面发展


【摘要】: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偏重于对学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个体其他方面的智能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教育评价的新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尝试运用"评价过程生命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功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策略。
【作者单位】: 江苏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教育评价 多元智能 全面发展
【分类号】:G40-058.1
【正文快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评价改革充分体现了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兼论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及其构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陈婷,郑庆全;关于课程改革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化学生评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于禄娟,王璇,高春霞;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与教育持续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5 李汉邦,张晓京;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及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10 曾晓洁;知识与教学: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析多元智能理论的“符号学习”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洪彬彬;成功智力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代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姚小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智明;中学函数课程与教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龚森;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畅;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夏靖龙;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李学菊;依据多元智能评价原则 构筑我国教育评价原则[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夏瑞雪;浅析“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育评价的新理念[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晓峰;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变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4 曹欣;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郭莉霞;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01期

6 谢世谦;;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6期

7 唐长江;;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师教学观及其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8 柏灵;;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学基本观[J];广东教育;2002年Z1期

9 李亚东;田凌晖;;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学生评估[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10 晓智;;教师:用多元智能理论改进教学——《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给我们的启示[J];上海教育;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我国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探究与实践[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峰;辛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数学成绩的比较——倾向分数在大规模教育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陈燕红;;古为今用:陶行知教育评价思想初探[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吴半边;;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科学素质的实践和探索[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5 丁兆芬;;《教师多元智能训练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6 侯光文;;关于教育评价元评价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齐梅;;考试与教育评价理论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罗国凤;;浅谈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校本培训机制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陶岩;孙成起;;21世纪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孟庆茂;刘红云;;多层线性模型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测试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绪锋;多元智能理论应当怎样借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贾永脉;临泽着力构建教育评价新机制[N];张掖日报;2010年

3 孟辉(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团结楼小学);运用教育评价激励学生进步[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王文静;岂能只见“成绩”不见“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李 茂 编译;“21世纪技能”催生教育评价转型[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安定区东关小学 董淑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学校管理的实践探讨[N];定西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罗坚红 孙华;活动·互动·生动[N];中山日报;2008年

8 姜澎;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N];文汇报;2004年

9 齐齐哈尔大学 赵忠山邋朱家亮;“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10 于京天(作者单位: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评价改革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彭成;数字化教学游戏的概念、模型与开发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琛;促进学生优长发展教育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朱莉;多元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宁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语言智能开发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z巡,

本文编号:627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7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