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与四川教育近代化

发布时间:2017-08-06 10:03

  本文关键词: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与四川教育近代化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 四川留日学生 四川教育近代化


【摘要】: 甲午之败,马关之辱,强烈地震撼了国人的心,使中华民族痛心疾首,严重的民族危机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发奋图强的爱国精神,广大爱国学子纷纷负笈东渡,以“求学”为良药,形成了清末声势浩大的赴日留学热潮。僻处腹地,历来闭塞的四川,留日也蔚为风气,出现了四川留日学生这一群体。四川留日学生学成归国后,利用所学知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变革,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留日学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了四川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探讨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与四川教育近代化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并概要性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正文第一部分梳理了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按照留日学生的人数变化,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正文第二部分分析了清末四川留日学生的特点。从人数众多,“男多女少”;专业广泛,特色突出;“乡结”浓重,回归者众;自费生多,完成学业者不到一半等四个方面对留日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剖析,以展现留日学生的客观面貌。 正文第三部分探讨了清末四川留日学生对四川教育近代化作出的贡献。从创办一系列新式学校,完善四川近代教育体制;执教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主持教育行政事务,推动四川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而佐证留日学生对推进四川教育近代化这一进程的重要作用。 正文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在梳理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当时的留日教育进行了评价和思考,以期为当今的留学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清末 四川留日学生 四川教育近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4
  • (一) 研究缘起7-8
  • (二) 文献综述8-12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4
  • 一、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14-22
  • (一) 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14-17
  • (二) 清末四川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阶段17-22
  • 二、清末四川留日学生的特点22-26
  • (一) 人数众多,“男多女少”22-23
  • (二) 专业广泛,特色突出23
  • (三) “乡结”浓重,回归者众23-24
  • (四) 自费生多,完成学业者不到一半24-26
  • 三、清末四川留日学生对四川教育近代化的贡献26-37
  • (一) 创办一系列新式学校,完善四川近代教育体制26-27
  • (二) 执教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7-29
  • (三) 主持教育行政事务,,推动四川教育改革深入进行29-31
  • (四) 引进教科书和教育理论著作,传播新式教育理论31-32
  • (五) 创办报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社会心理32-34
  • (六) 开启四川女子留学教育先河,促进女子教育兴起和发展34-37
  • 四、评价与思考37-41
  • (一) 留日教育是四川教育近代化起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37-38
  • (二) 当时的留日教育存在一定缺失38-41
  • 参考文献41-46
  • 后记4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国福;留日学生与直隶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风;清末民初天津留学教育与天津教育近代化[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9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9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