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师人格:一种新型教育力量的内涵及其塑造

发布时间:2017-08-09 08:38

  本文关键词:教师人格:一种新型教育力量的内涵及其塑造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人格 人格结构 塑造 教育力量 人格特征 认知方式 学生人格 性格特征 热爱学生 教育事业


【摘要】:教师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修养、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教师的人格塑造只有以教师的自我塑造为前提,才能真正奏效。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师人格 人格结构 塑造 教育力量 人格特征 认知方式 学生人格 性格特征 热爱学生 教育事业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心理发展、学业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教育研究重心正由“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并把人格的成长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乌申斯基曾断言:“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恩允,杨诚德,张震;教师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探索;2002年04期

2 曹占东;;教师的人格素质及塑造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秋竹;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王荣德,王嘉德;教师人格的现代价值[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邓如陵;略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7期

4 施祖军;论我国当代教师职业伦理精神[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2期

5 朱道忠;论教育伦理的本质[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杨建飞;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因及维护策略[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7 王丽英;教师人格特征及教育价值[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王秀美;;论社会支持系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3期

9 秦红岭;“不教而教”:一种主体性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述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陈雪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自我调节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媛;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颖;诗化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蓉;现代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利平;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褚金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当行为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邱高明;区域性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善梅;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宗祥;吉林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参加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天红;高校道德教育实效“切入点”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宁林彬;良心塑造的教育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鹰;;论教师人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性及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黄轩庄;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郝金堂;;教师人格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Z1期

4 邓艳辉;吴小鸥;;关于教师人格建设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祁金善;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健全人格的培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顺鸣;;当教师被学生侮辱的时候[J];四川教育;1981年04期

2 ;如何创造个人的教学风格[J];天津教育;1982年Z1期

3 高玉祥;简评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三种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4 姜秀娟;;国内外心理学关于个性结构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5 杜王香;严铮;;弗洛伊德学说与西方文学的“精神分析学派”[J];心理学探新;1985年02期

6 林瑞山;;从“仁、知、勇”谈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7 向翔;试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原欲动力学美学的创立[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8 王丕 ,聂红超;弗洛伊德个性动力学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9 高玉泉;人格结构与历史动力[J];怀化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刘翔平;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述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普耀;;浅谈师德建设中的教师人格塑造[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郭小朝;李良明;丁亚平;朱召烈;;第一部分 人的特性的研究 特质焦虑和飞行学员差错及技术停飞率关系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3 王垒;;人格动态结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刘知源;孙学礼;孙兆明;;精神分裂症的多导睡眠图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构想与初步结果[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宋广文;;人格理论: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王维勋;;个体欲望分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探讨[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9 黄宇霞;罗跃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情绪与行为Ⅳ:压抑与升华[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王伟;刘建辉;何成森;周和岭;;人格障碍的功能类型和5因子正常人格特征的关系:在中国学生中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金璧;充满道德勇气的道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袁新文;师德是教师的灵魂[N];光明日报;2000年

3 徐匡迪;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咨询室 袁浩龙;脑外伤引起类变态人格障碍[N];大众卫生报;2001年

5 王宗;教师应具备五种人格特征[N];青海日报;2001年

6 王振宇;《西游记》与精神分析学说[N];文汇报;2001年

7 郑晓边 罗金远 张才生 卢谢峰;师生关系影响考生心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 聂振伟;做心理健康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王培峰 于炳霞;教师培训,,请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徐鲁(作家);智力的奇幻之旅[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海燕;毒品犯的人格结构与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翠;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尚建;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谭淑新;先秦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慧玲;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D];扬州大学;2002年

7 王慧敏;广东省劳教干警人格结构调查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成媛;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晓春;瞿秋白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建才;论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44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44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