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主体性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8:11

  本文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摘要】: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实施主体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留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关键词】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临着世界各国加快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再加之哲学上的启迪,主体性教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主体性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时代反思,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钟文芳;试论裴斯泰洛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葛贤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李红英;三种主流课程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7 张晓瑾;第斯多惠的现代教育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朱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10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夏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婧;战后美国合作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4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温永权;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大鸣;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体育的迁移价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文斗;;谈谈“教师的心”[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7期

2 杜万有;;论教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3 郑璐璐;;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8期

4 于扣堂;;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生幸福感的培养[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年10期

5 张庆武;;初级中学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1年06期

6 蒲英杰;李飞飞;;学生厌学问题的心理学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7 于建江;;逆用“木桶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现代教育;2011年04期

8 钟国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9 钟志荣;;地方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10 王文文;;《学记》中的“问”[J];教育文汇;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利;;采用多种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琛;;餐饮教学中如何贯穿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春萍;胡万龙;;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陈培霞;;浅析学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田静文;;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李文奎;;外国教育家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陈华堂;;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9 周慧丽;;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包红梅;;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情商[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洪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骆传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N];黄冈日报;2005年

3 广河一中 郭睿;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N];民族日报;2009年

4 通山县镇南中学 朱忠智 黄秀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性格[N];咸宁日报;2010年

5 章开沅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 张志峰 党波涛 整理;培养学生要堂堂正正[N];人民日报;2010年

6 黑龙江省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丽华;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两当县城关小学教师 李世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N];陇南日报;2010年

8 陈丽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江卫荣;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王美花;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4 崔欣,

本文编号:644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44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9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