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情境认知的移动学习变革

发布时间:2017-08-09 22:17

  本文关键词:基于情境认知的移动学习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情境认知 移动学习 模式


【摘要】: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移动学习作为e-learning的延伸更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社会性、情境性、协作性,移动教育发展走向情境化、生活化。移动学习必将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情境认知 移动学习 模式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移动学习使摄取学习材料的速度和方式得以改善,从形式上使学习变得更为随心所欲,由已掌控,任何的空间都能成为课堂。一、移动学习的概念和特点1·移动学习的定义Alexzander Dye在“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一文中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Pat Wolfe;秦冬梅;盛群力;;脑的研究和教育:追赶潮流抑或夯实基础[J];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03期

2 Laura Naismith;Peter Lonsdale;Giasemi Vavoula;Mike Sharples;杨玉芹;钟洪蕊;焦建利;;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1期

3 黎加厚;;商品、全球化与创感时代[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2期

4 Chris Abbott;杨玉芹;焦建利;;电子包容:学习困难与数字技术研究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3期

5 胡卫星;;学习的认知——情感系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4期

6 吴言忠;;网络教育中促进情感交互的要素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4期

7 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8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基于Agent的移动学习设备自适应模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0期

2 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3 郑学伟;;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移动学习技术系统设计构思[J];电大理工;2009年03期

4 刘景福;;剪纸动画:一种适合手机移动学习的娱教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楼青;姜琪瑶;;基于移动语言教学环境的学习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张虹;;北京地区小学阶段基于手机的移动教育发展与需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上超望;刘清堂;杨宗凯;赵呈领;;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及实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8 杜俊;;3G背景下构建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王伟;钟绍春;吕森林;;面向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移动智能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10 王寒冰;;开放大学微型数字化资源建设浅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静;数字故事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门海;黑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超;基于QTI标准的练习与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孟玉;基于EON Studio虚拟多媒体教室的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付联;虚拟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国松;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阳;基于SCORM的规范化移动学习课件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筠;移动环境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刘海英;基于知识建构教学范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玲;唐爱民;;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2 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3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王雪梅;;从认知情感角度解析网络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意义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7 张合斌;朵天林;;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6年16期

8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王宇平;;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一体化设计构想[J];世纪桥;2008年01期

10 何春德;;利用情感因素 培养学习动机[J];青海教育;2008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美琦;;医院图书馆模式初探[J];图书馆界;2011年03期

2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3 宋桂敏;;资源管理策略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余燕翔;;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5 王显燕;;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探析[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6 王显燕;;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杨盼;钱慧;郑秀丽;杨雁;宋维虎;;浅谈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8 张钰梅;袁婷;王学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9 杨晓茹;;网络电影传播模式的构建[J];东南传播;2011年07期

10 卢燕;;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仕明;张瑞;宋道全;;企业管理“人格化”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李亦军;杨桂甲;;完善稻麦供种体系 探索统一供种模式[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学文;蔡健;;关于拓宽专业口径的几点思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会清;方天纵;李翠文;;蓟县五百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蔡广林;韦化;;网格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初探[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俊华;;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蔡东联;;营养治疗小组在营养治疗中的作用[A];2006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宋国君;宋宇;;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王然;;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的特征与模式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经;剖析普洛斯地产模式[N];国际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黄河;“建银模式”能否救券商[N];南方周末;2005年

3 王席传;国企要向江西移动学习[N];人民邮电;2005年

4 付辉;中国奔驰受阻“宝马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王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种主发模式的对比与实施[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王征社;营销没有模式[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7 赵曜 赵延伟;“奇佳模式”[N];中国包装报;2005年

8 王辉耀;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TDD与FDD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10 朱洪德;大豆栽培模式[N];农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望秀;高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庚明;支持情境认知的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李慧生;Bragg光纤在光纤放大器中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周复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张荣霞;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7 王建国;中学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志文;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洪阳;我国高职钢琴学科分层次教学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英;中学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4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