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学习共同体
本文关键词:论专业学习共同体
【摘要】: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崭新的学校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支持、协作性学习环境,将学校所有专业教育者凝聚一体,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感召下进行持续、挑战性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共享,从而达到改变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学校变革和改进的首选策略,为中小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学校组织 变革 专业学习共同体 协作学习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革新背景下高师教师专业化课程改革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DIA030167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业学习共同体在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这一全新的组织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所采用的工业模式,以全新的共同体理念诠释着学校作为学习场所的真正含义———学校载负着促进所有人学习的重任,学习是学习环境中所有人的共同事业,这项事业涉及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振坤;透视网上教育的变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02期
2 孙兰英;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及其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高光凯;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的角色地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3期
5 陈彦芬,崔明稳;浅谈理科教育目标的改革趋向[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07期
6 田小红;论网络化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J];丝绸之路;2003年S1期
7 贾莉;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秀芳;试论网络冲击波中的学习变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6期
9 范先佐;教育的低效率与教育产权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卢贵元;浅谈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层面[J];甘肃教育;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学校组织的人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冠男;廖其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育方针沿革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周爱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周玲;;论学校营销[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梁见飞;;科学烧石灰 致富陈村人[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邵永祥;;小学生厌学情绪的矫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邓小青;;亲子互动与学习型家庭教育的策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王健;;精心帮带 全面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祝义;为教育产业带来变革[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金池;英语学习的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任丽梅;10部门要求学校健全安全应急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记者 罗迅革 魏伟生;我市学校免收书杂费[N];汕尾日报;2007年
5 田凤;重庆“禁游令”引争议[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吴强;学校品牌经营[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记者 唐晓安 实习生 左建;让春游更安全更文明[N];湖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蒋蓉 通讯员 黄雄国;珠海 家长会海知多少[N];珠海特区报;2006年
9 焦新;加强学校组织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姜辰蓉 钱荣;学生春游,何时变得如此“悲壮”[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海英;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赖俊明;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贺菲;教学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秋兰;传统与变革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魏晓东;教师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余芳芳;校本管理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军强;校本管理组织视角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庆军;学校品牌的视觉形象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7 邹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谷陟云;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彩霞;转型领导与组织聚变的关系及其在学校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03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0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