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本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正确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能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有效实施。文章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对能力概念的理解,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等四个角度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进行了阐述。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信息化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资助,项目编号:D/2006/01/057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三是教师的能力条件;四是教师的身心素质[1]。因此,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贵和;;“教育技术能力”内涵浅释[J];成才之路;2007年22期
2 邓泽燕;;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比较辨析[J];软件导刊;2007年18期
3 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1期
4 张进宝;杨雪萍;裴纯礼;;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呈林;;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调查及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2 林谋锦;;高师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缺失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3 张志祯;;从教师的教育技术观看教育技术培训[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4 卓么措;罗江华;;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5期
5 张豪锋;范喜艳;;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6 杨明刚;顾明毅;;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念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1期
7 张忠华;;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8 林万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9 戴心来;;职前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杨改学;王妍莉;;“农远工程”环境下西部藏民族双语教学资源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瑞;Google协作平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琳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效性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书凤;ICT-CST对中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芳芳;提高汶川震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天敏;农远工程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熙瑞;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分析与课程体系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慕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玉珠;基于分布式认知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环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郝丹;曹凤余;;关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2 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梁树森;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新视野[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4 林木;;解读《教师职业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J];云南教育;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亮;;关于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年09期
2 于u&新;;均衡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李红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4 朱浩东;初娜娜;;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教育改革[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6期
5 汪志平;;教育信息化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张晓梅;;中小学教师掌握教育技术能力的现实意义[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陈丽霞;;新课改形势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策略[J];中小学电教;2009年Z2期
8 但松健;孟昭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施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4期
9 ;江西省启动2010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9期
10 刘安兰;;兰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江秀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信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珊 见习记者 鹿丽娟;教育信息化推进城关教育现代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2 记者 孙靖宇 见习记者 黄虹光;我市教育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N];拉萨晚报;2011年
3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4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10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庆华;清远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谷小云;兰州市电教馆系统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颖;信息化环境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芳芳;提高汶川震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天敏;农远工程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艳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琳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效性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85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8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