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7-09-07 22:45

  本文关键词: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课程资源 家长 开发与利用 农村学生 新课改 学校 合理开发 家庭成员 进课堂 教师


【摘要】: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必要支持。新课改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家庭中拥有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家庭物品资源、家长资源和家庭活动资源等等,如果能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既可以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整合课程资源,也可以调动广大家长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家庭课程资源 家长 开发与利用 农村学生 新课改 学校 合理开发 家庭成员 进课堂 教师
【分类号】:G78;G423
【正文快照】: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改实施的基本条件。由于我国课程资源整体上的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主的单一课程资源观,开发与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目前,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孝红;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课程资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超;博客支持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崔俊芳;技校哲学课程资源信息的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苏玲t ;论中学地理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从众;P苋烁溉ㄖ频募彝ビ牖橐鯷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2 王贞韶;反对封建婚姻的有力武器[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3 ;以团带队,共同前进[J];江苏教育;1980年05期

4 戴相华;教师家长都应学点心理学[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5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J];四川教育;1980年03期

6 ;短讯[J];四川教育;1980年04期

7 ;开展小型勤工俭学活动收效大[J];四川教育;1980年02期

8 刘雪初;;学生体质下降 不能等闲视之——教育部副部长刘雪初答中国青年报记者问[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9 齐奔;;“升学率”小议[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10 王有盛;;“预备号”,驶入航道![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文杰;高永清;;家长与幼儿的饮食行为相关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项目总结论文集[C];2004年

2 孙蕾;;教师和家长关于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晶琦;;小学生父母对子女情感虐待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燕;;北京市西城区559名初中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及家长影响因素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卢红;李艳芬;;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儿童癫痫治疗效果的影响[A];'2006中国(郑州)国际临床神经病学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周晓玲;;太仓市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现状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王大香;;农村幼儿健康教育的一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8 夏茵;;家长的行为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武颂文;杨年红;刘烈刚;;610名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乘机吆喝滋补品 药商赚了考生钱[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姚梅英;后进生一块待雕的玉璞[N];安徽经济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明;陪考的家长们[N];安徽日报;2000年

4 王鸿;家教不可无[N];安徽日报;2000年

5 雅和;小小读书郎出国留学忙[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尔文;别用迷信“污染”下一代[N];北京日报;2000年

7 ;网上学习大势所趋[N];北京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戚海燕;生物钟拨向高考日[N];北京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戚海燕 本报通讯员 赵s,

本文编号:810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10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