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找回失落的人性——论环境教育的转向

发布时间:2017-09-08 01:31

  本文关键词:找回失落的人性——论环境教育的转向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教育 物欲症 物化人性 人性危机


【摘要】:环境教育的通常模式是将教育指向环境本身,这种模式不但存在着逻辑破绽,而且效果无法保证。正是现代社会对欲望的放纵导致人性物化,进而导致环境的恶化,环境危机实质上是人性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学校教育在推波助澜,扮演着物化人性再生产者的角色。真正的环境教育应该是对整体教育的重新思考,为现代学校教育重植人性根基。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环境教育 物欲症 物化人性 人性危机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指向环境的环境教育自从20世纪中叶提出环境教育的概念之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境教育受到了各种国际组织和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纵览环境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发现环境教育有一个明显的指向:指向环境。环境教育实践的通常操作模式是:“环境污染是多么严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王建辉;论重建“适度性”消费伦理观[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孙薇;;时尚杂志消费主义倾向的符号学阐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华;;读《环境教育》有感[J];环境教育;2011年07期

2 李丽双;;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3 李忠东;欧洲环境教育掠影[J];基础教育;2004年09期

4 闫龙;;美国环境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评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6期

5 许正隆;;创新思路 向深度进发——读《环境教育》2011年4~6期[J];环境教育;2011年08期

6 鲍小东;胡清;;远去的“自然”[J];商周刊;2011年18期

7 奚桂琴;;浅谈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8 彭明祥;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J];中小学管理;1998年11期

9 陈洪兵;胡晓;;我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9期

10 叶凯贞;;关于高校环境教育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李敬;;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周涛;;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3 陈延东;;我们是这样开展环境教育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侯朝炜;;生态博物馆运作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之初探[A];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马桂新;;环境教育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沈建;;中国大陆地区环境教育出版情况介绍[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葛玉琴;;合理利用科普资源 创新校园环境教育[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8 华同旭;;21世纪环境教育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李玲;;给孩子们一个绿色的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汪国英;;普通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马竹君;尽快制定我区环境教育条例[N];华兴时报;2010年

2 ;深圳驶上全民环境教育快车道[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春燕;环境教育给一个中学带来了什么?[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环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两岸四地共议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N];大众科技报;2010年

5 冯缨;拜耳扎根青少年环境教育[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睢晓康;寓环境教育于道德教育之中[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记者 陈治学;《宁夏环境教育条例》正式列入自治区政府立法计划[N];华兴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维;校外环境教育能有啥作为?[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聂廷勇;重庆打造环境教育联动格局[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黎;环境教育怎样才能遍地开花?[N];中国环境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久生;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祖强;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全校性环境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彭立威;生态人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美霞;中学环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影;课堂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鄂晓红;在生物教学中开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罗晓燕;日本大学环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吴长才;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怀芳;初中环境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契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阿莉;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兴华;高中研究性学习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张岩;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田敏;关于环境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1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1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