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
本文关键词: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后期有一个重大的转向,即从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解释学到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转向,旨在重新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概念,实践智慧于是成为后期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本文首先区分了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以及技术性知识;其次,以其为基础,阐释了反思性实践和操作性实践的区别;再次,指出教师的自我理解是其实践智慧生成中的必要条件,并反思了以自我理解为基础的教师"实践智慧"的局限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山东经济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 实践智慧 反思性实践 自我理解 参与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师回归到实践中,,关注自身的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实践智慧的“缄默性”和“个人性”,应该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尚未深人研究。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后期有一个重大的转向,即从单纯作为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10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陆;;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自我理解之路[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7期
2 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张晓峰;;解读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涵及其特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张光陆;;解释学视角下的教师讲授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9期
5 赵海燕;;教师实践智慧的消解与生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金沙;;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学创意[J];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7 陈萍;;增进班主任实践智慧的反思策略[J];中国德育;2008年10期
8 许文锋;;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与功利主义运用[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张宇;崔吉义;;近十年来我国教师实践智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1期
10 刘冬岩;实践能力——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取向[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钊;;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条件[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2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张曙光;;现代历史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批判——论唯物史观的重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伟梧;;海港引航的职业特征与加速技术力量成长的思考[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5 舒亚倩;孙闽燕;;有效园本教研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6 李兵;;试论道德的人类学基础[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佑新;;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韩志伟;;有“我”哲学的创建——回顾《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罗伯特·E·艾利森;僗国雄;;对中国思想的跨文化理解[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10 张伟;;类美学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的理想主义与实践智慧[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翟晋玉;一个实践智慧的标本[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李霞 徐吉志;实践智慧:现代校长的成功秘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彭国华;“学”中有深意[N];人民日报;2009年
5 张红;师德源于职业生活的实践智慧[N];中国教师报;2006年
6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友超;呼唤一种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王艳玲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师的职业品性正在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邓友超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哲学所 李存山;孔子的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法律理性:一种世俗的实践智慧[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牟春;现象学视野下的移情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7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良安;为了幸福[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福;一位中学校长实践智慧的叙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晁红侠;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之生成要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志莲;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与回归[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玉欢;综合融通,即瞬喷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艳;初任教师的实践智慧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文山;实践 智慧与健康[D];扬州大学;2004年
9 庞爱莲;自我理解的发展情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季英;人本主义技术设计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7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4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