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鲍曼视角: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7-09-14 07:20

  本文关键词:鲍曼视角: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的挑战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幸福观 现代教育 鲍曼


【摘要】:以鲍曼视角来看,后现代幸福观以享受即时性的幸福、不认可长远规划、长远利益或打算、不将幸福延迟享受等为特征,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和求新求异等标志。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现代教育者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现代教育面临困境,遭遇来自后现代幸福观的种种挑战。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现代性 后现代性 幸福观 现代教育 鲍曼
【基金】: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2007年10月陕西西安)交流论文(修改稿);贵州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 an,1925—)是当今著名的波兰犹太裔英国社会学家,其理论以擅长研究后现代社会学而闻名。鲍曼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也即经历着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现代社会。它具有多变性、流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等特征。生活在具有后现代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郇建立;论鲍曼社会理论的核心议题[J];社会;2005年06期

2 肖瑛;;回到“社会的”社会学[J];社会;2006年05期

3 郇建立;;现代性的两种形态——解读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4 陈峗;;天下观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6期

5 陈成文;彭国胜;;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学分析[J];天府新论;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耸婷;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台辉;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D];复旦大学;2006年

4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周博;行动的乌托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岳斌;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红桂;从公共领域到商议民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毅;中国慈善事业的行政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卢玉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雷;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可欣;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范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汉林;论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铭;两周消费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魏德春;幸福观比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8期

2 张兰;;教育学意义上的幸福观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1期

3 陆晓琴;;人的幸福:教育应追求的终极目标[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8期

4 李建文;;教育的幸福[J];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1期

5 朱新卓;后现代性与教师专业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丽虹;;教育与幸福——追求人性的回归[J];中国教师;2008年19期

7 李芳;邓猛;;全纳教育的后现代性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楚海莲;;比较教育研究的后现代性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1期

9 赵平;刘丽文;;青年教师:我的幸福谁做主[J];青年教师;2009年12期

10 韩秀梅;;浅谈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祝蓓里;苏琬;;青年的理想及其对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影响[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肖振安;王淑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传统美德教育深化研究结题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3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4 邹婵;;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湖北省心理学会 大学生心理研究组;胡德辉;;大学生的心理倾向[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6 李娜;李建伟;余鹏;;大学生幸福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城东乡中小学总校;做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张毓芬;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N];吉林日报;2005年

4 高 峰;帮孩子找到真正的幸福[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周全德;改变重智轻德的扭曲式教育[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谢苗枫;教师的幸福观:待遇成就和社会尊重[N];南方日报;2007年

7 李仲达;让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N];云南日报;2006年

8 茅卫东;为幸福而做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7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 本报记者 李卫芹;劳动教育能否离孩子再近点[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柴葳;治理学校,,靠制度不靠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幸娟;关于教育管理中隐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3 侯文萃;后现代视阈下的教师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欧美燕;论学生的幸福之维[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侯丽羽;当前德育:走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的融合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文琴;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文婷;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9年

9 郭德yN;论教育本质的三种哲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谭甲文;追求教师幸福的教育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8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48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