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网络课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网络课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课程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因素 评语等级 判断矩阵 因素权重 科学评价 教学质量 一致性指标
【摘要】: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成功运用在于能够实现对网络课程定量和定性的科学评价,在正确规定模糊评判的论域和合理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基础上,它具有强大的综合判断能力;层次分析法的成功运用在于确定评价因素权重,它根据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监控评价因素权重的合理性,避免了专家组成员对某一个评价因素认识不足、意见分歧大而导致权重值呈现高度分散的状况发生。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网络课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不仅融合了两种方法的长处,而且主动避免了以往结合评价的不足,评价模型实现清晰,可用计算机编程实现。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
【关键词】: 网络课程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因素 评语等级 判断矩阵 因素权重 科学评价 教学质量 一致性指标
【基金】: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2SJD63004)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电化教育研究或学校的教学督导人员,忽略了作为网络课程直接教学对象的学生和作为参谋网络课程评价项目计划的教务管理人员的作用。3.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有发言权的人员,进行网络课程评价时的情况是每人一份意见,类似“举手表决,”然后进行数量统计和后续计算。可以看出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启;浅谈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宁夏教育;1986年12期
2 李绍珠;;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3 徐玖平;学生实习成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4 冯跃;关于对教育实习成绩实施模糊综合评价的建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曾昭轰;;对普教德育评价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4期
6 曹宗礼;;教师教学工作的模糊综合评价程序[J];天津教育;1988年05期
7 于光辉;模糊综合评价法不能客观反映教学质量[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5期
8 胡卓南;教育评价方法简介[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9 许红峰;;体育课评价探索[J];福建体育科技;1990年04期
10 陈洪文;;高师本科生德育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克;崔卫兵;王征武;朱建生;;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目标排序中的应用[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晓梅;赵建平;;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埋地压力管道失效可能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3 张青山;田月;;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探析[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惠永辉 徐源;张昌龙—— 勇于挑战难题[N];解放军报;2009年
2 陈川璐 湖南省衡阳市审计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绩效审计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方桃;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艾辉;关于构建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孙晓梅;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少斌;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及水鸟栖息地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晓颖;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利军;模糊数学在上市公司资信评价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韩小红;如何构建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胡水星;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课程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春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进一步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鹤达;企业BPR影响因素分析及效果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3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5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