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本文关键词:参与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 任何形式教学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没有参与教学活动就不能发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 在现实实践中,参与式方法被证明是一种有效促进个体参与的方法,并在教学、管理、农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目前我国一些网络课程仍然沿用资源堆叠,学生浏览的课程设计模式,缺乏学习者参与,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到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我国远程教育的总体质量。 针对当前网络课程中参与性缺乏的问题,考虑到参与式方法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并且收效良好的现状,笔者大胆假设:如果将参与式方法引入到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环节中,将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 本文定位于将“参与式方法”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并从二者相融合的层面上对参与式网络课程进行界定,且在阐述参与式课程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参与式课程设计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结合传统教学设计方法,提出了参与式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并对设计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又特别重点突出了资源共建、共享和参与式活动的设计。随后,本文以“河北省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为例,论述了参与式网络课程设计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其中着重介绍了参与式网络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并且,进行了课程实施前期、后期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比照,发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反映学生参与性的各项指标明显增加。因此,将参与式方法应用到网络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从而验证了前期假设的正确性。
【关键词】:参与 参与式方法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研究的背景9-10
- 1.1.1 教育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参与"要素9
- 1.1.2 网络课程——发展与问题并存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的意义13-16
- 1.3.1 "参与"的意义13
- 1.3.2 网络课程中"参与"的缺失13
- 1.3.3 开发参与式网络课程是"大势所趋"13-16
- 第2章 参与式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和特点16-22
- 2.1 参与式网络课程的界定16-17
- 2.1.1 网络课程的定义16
- 2.1.2 "参与"的定义16
- 2.1.3 参与式网络课程的定义16-17
- 2.2 参与式网络课程的特点17-18
- 2.3 参与式网络课程设计原则18-22
- 第3章 参与式网络课程设计模式22-44
- 3.1 需求分析23-25
- 3.2 课程框架的搭建25-31
- 3.2.1 确定内容域25-26
- 3.2.2 确定学习专题26-28
- 3.2.3 课程结构的设计28-29
- 3.2.4 平台的设计29-30
- 3.2.5 建设教学平台30-31
- 3.3 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31-35
- 3.4 参与式活动的设计35-43
- 3.4.1 活动策略的设计36-38
- 3.4.2 网络环境下活动的种类38-42
- 3.4.3 参与式管理42-43
- 3.5 参与式课程评价43-44
- 第4章 河北省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的开发44-58
- 4.1 课程情况简介44
- 4.2 教育技术培训需求分析44-47
- 4.3 课程框架的搭建47-48
- 4.3.1 平台的选择47
- 4.3.2 课程界面的设计47-48
- 4.4 参与式活动48-58
- 4.4.1 活动一 相互认识48-49
- 4.4.2 活动二 猎取、加工信息49-52
- 4.4.3 活动三 制作多媒体素材52-53
- 4.4.4 活动四 观看教学案例,分组、探究教学策略53-54
- 4.4.5 活动五 头脑风暴54-56
- 4.4.6 活动六 在线测试和总结56-58
- 第5章 教学效果的检验58-63
- 5.1 调查分析58-61
- 5.1.1 问卷调查、分析58-59
- 5.1.2 活动总量调查59
- 5.1.3 发帖量调查59-60
- 5.1.4 讨论深度、结构调查60-61
- 5.1.5 在线时间调查和参与者对课程的评价61
- 5.2 结论61-63
- 第6章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建岭;朱颖;;网络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2 张淞;田蓉辉;袁建林;;基础教育阶段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周刊;2011年25期
3 李涛;;浅谈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4 夏曼;陈珊珊;;浅谈非结构化网络课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5 于远涛;;浅析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6 王利;张景生;赵厚福;高国元;;新课程观与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7 鲍小忠;冉宇瑶;蓝庆青;;开源技术整合于高等教育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8 张建军;石峰;;《运动解剖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9期
9 李新;;网络课程学习日志系统的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周强猛;郭辉;;普通高校拉丁舞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起丽;张建新;王丙丽;;新形势下网络课程在农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曾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潘桂兰;陈晓东;时静华;吕军;马宝慧;唐烨霞;;对我院生理学网络课程构建的思考[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4 许罗迈;;人机交互是网络课程的精髓[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闽广;;浅谈生理学Blackboard网络课程的构建[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余静;王可;;浅谈生理学网络课程中素材库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周光纪;张兆强;徐明锋;吴洪福;;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陶小红;;谈在农村开展参与式健康教育的体会[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9 宫晓洁;孙莉;毛庭枝;任亚萍;邵晓云;李丽亚;农林琳;;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实施[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传飞;汝海龙;林国华;孙霞;狄海波;吴培林;刘翠清;;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理念与实践体会[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新品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贺;网络课程设计初探[N];学知报;2011年
3 朱敏 徐小龙;幼儿园网络课程建构的原则[N];光明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周炜;国产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商报记者 王万利;金融危机促使白领齐心向“学”[N];北京商报;2008年
6 李小云;抓住基本要素用好参与式方法[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谷艳丽;从网络课程到立体化精品课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赵和平;“参与式方法”给农民带来实惠[N];光明日报;2007年
9 田丹;沈阳中小学教师尝试“网络研修”[N];沈阳日报;2007年
10 齐联;山西参与式土地利用取得积极成果[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蒋Y,
本文编号:855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5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