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
【摘要】:教然后知困,知困才能自强,而要真正能够做到自强,自我反思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反思,教师才能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提高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教师反思中困惑的剖析,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教师 反思能力 方法 策略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并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得失,明确方向,从而确定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施小菊;运用反思性教学提高体育实习教师专业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胡波;高师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李家黎,陈荟伉;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7 曹东云,黄娟;信息技术支持的反思性外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8 王学贵;反思性教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刘志平;;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树红;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王晓巍;;中学化学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3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周如俊;;校长要变教学反思“苦差”为教师成长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6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美;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龙海;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卫华;反省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海;;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董农美;;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李刚;;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及反思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福益;;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大力量[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傅金兰;徐虹;;教学反思的起点和基本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6 范玉莲;;论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探索;2008年02期
7 李翔;陈显莉;刘衍玲;;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8 李伶俐;;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魏喜林;;论教师反思能力及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0期
10 翁玲凤;;培养教师反思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肥市48中课题组;;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模式[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黄益寿;;建构教师学习和实践活动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3 伍君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与促进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赵双莹;;校本培训的核心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重新构建自我[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强化师训基地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陈茜;;走在行知路上——省陶研会30周年会庆《行知伴我成长》论坛上发言[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准胜 刘文_g;吉林主题教研促农村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吴骞;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莱芜日报;2010年
3 莲都囿山小学校长 何竹生;反思与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N];丽水日报;2008年
4 钱诚;“个人课题”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处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英山县雷店教育总支 蔡干;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N];黄冈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超群 见习记者 李颖 通讯员 厉苗军;上虞: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N];绍兴日报;2010年
7 谷清芬;乌审旗“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启动[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8 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如何避免教师专业成长中“兜圈子”?[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钱诚 储优君 张玉彪;金坛:“六大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第十九中学 杨文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五环节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美;美国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评估及认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利;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谭菲;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晓蕾;从新手到熟手[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吕琼;新课改下的学校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建波;基于生活世界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淑娟;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波;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课异构教研形式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芸;基于关键实习事件的实习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曾艳华;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5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7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