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比较的层次性探析
本文关键词: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比较的层次性探析
【摘要】:研究方法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比较教育离不开比较而存在,因而对比较的具体分析对于理解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实际上,比较既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是一种基于整体取向的研究视野,此外,比较还是学科发展的研究范式。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比较方法 比较视野 比较范式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从比较教育的学科视角出发,具体分析比较的层次性,对于进一步厘清比较教育的学科特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关于比较方法的论争人们通常把方法作为工具与程序来理解。从工具意义而言,人们往往是从主体与客体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谷贤林;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2 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王成华;批判:哲学史的透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赵建梅,黄世虎;对现行真理定义的几点异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蔡连玉;“教育规律”与“关于教育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臧宏;;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杨善解;;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英;潘抒灵;;马克思科技观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吴兴民;;中国古代是否存在辩证逻辑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丁润生;;阴阳对待和合是华夏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兼谈对立统一规律无助于建构和谐社会[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费珊珊;;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清荣;;制度伦理与中国实际[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泉生;郑艺群;;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正聿;;深入研究作为“范式”的哲学教科书[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惠仙;宋振东;;普及科学教育 树立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 改善国民素质[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周树智;;论价值是事物的现实的历史的发展——价值的深层本质之探索[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闫何清;财产、制度与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小换;毛泽东实践观释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晓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海伟;章学诚历史哲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璐璐;服装品牌广告语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包磊;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计根;马克思主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星凡,王斌;论思维方式的四种基本历史形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姚晓蒙;国际比较教育(中)[J];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郭耀邦;;比较方法科学性及其应用的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高茂章,武笑玲,丁建岭;比较方法在体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1999年03期
4 黄文旭;罗一荣;;比较方法、因特网与国际私法趋同化[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5 芦萍;关于数学教学中的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世奎;田启林;;比较文学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刘吉瑞;用比较方法研究农业史[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4年01期
8 郭耀邦;;比较方法科学性及其应用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9 沈晓珊;;正确地运用比较方法——兼评“趋同论”的比较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10 黄树民,张海洋;比较方法的运用与滥用:学科史述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艳艳;;花坛花卉品种评估比较方法的探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2 段世昕;;现代管理理论的传统文化视野[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寿阳;;冲突分析的权衡得失比较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王伟忠;;比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丁红向;;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方法——NCCLS EP9-A文件介绍[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施炎平;;比较视野内的中国人文哲学——关于儒学与易学互动发展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蒋登科;;论叶维廉诗论的学术品格[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辉;耿克诚;付林;;某文化体育中心热电冷联产系统案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9 陈小英;陈及治;;中西方专业体育报纸内容特点的比较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艾佳慧;;中国的法官最大化些什么?——实证和比较视野下的经济学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曼威·卡斯特;比较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社会变迁[N];解放日报;2004年
2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林枫;运用中西比较方法的史学力作[N];光明日报;2007年
3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 李耀宏;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计算归零问题简析[N];国际商报;2007年
4 思峰邋律师事务所 吴小琛律师 孟建兵律师助理;试论倾销幅度计算中的归零问题[N];国际商报;2007年
5 李洪超;《明亡清兴六十年》(上)开辟一条了解历史的捷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武凌;学术资源中的比较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刘象愚 刘英梅;比较视野中的北京文化[N];文艺报;2005年
8 刘迪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越过“左”“右”看日本[N];东方早报;2007年
9 侯俊智;提高文化管理者的领导力[N];文艺报;2006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 顾宾;“归零法”最新案例评介[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伟;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陈玉珊;论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何穗;上海、加州两地化学课程内容的微观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小琪;生物分子数据的距离度量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俊奎;时间序列相似性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俊;各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比较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吴自凯;信息度量的蛋白质序列、结构、质谱数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和平;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吴文善;比较视野中的金时习汉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汤翠兰;广东新会司前话的音韵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比较视野中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尚荣丽;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王天桥;中国和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秋萍;比较思维的方法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麻小利;基于显示性指标和双钻石修正理论模型的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青利;《管子》与《孟子》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杜静;时标上非线性脉冲动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代新利;两类脉冲微分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万里;计量资料多重比较方法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兵;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90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9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