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人类学阐释——对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03:07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人类学阐释——对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学业成绩 农民工子女 教育人类学


【摘要】:来自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其他社会阶层子女。缺失精英文化所需要的家庭土壤,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师生交流及家校沟通困难,社会地位的差异与现行学校教育的科层制分化是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从政策保障、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学业成绩 农民工子女 教育人类学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育保教质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6AJJ031)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后,我国基本上已经从政策层面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难题。但随着农民工子女“有学上”难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滕星;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俊良,黄必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孙伟忠;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徐玉珍,官文江;农村义务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7 陈世联;;儿童社会化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吴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红艳;从社会变迁看我国成人教育发展[J];成人教育;2003年06期

10 赵长林;;再生产:教育行动的社会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云;中国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现状及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3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民祥;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彦;走进课堂生活的无声世界[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晓丽;论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机会均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岳孝利;明清时期家教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2 袁连生;;公共教育财政的阳光何时普照农民工子女[J];传承;2011年16期

3 ;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流转”起来[J];中国人大;2011年13期

4 ;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解读新课程[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5 黄显钧;;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6 赵学华;学业成绩多维评价改革刍议[J];中小学管理;1998年02期

7 王贝贝;;两会代表委员看望农民工子女:要做能拼会赢的河南人[J];茶世界;2011年03期

8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有职称了[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9 江远萍;;一个都不能少的“快乐家庭”——赣州市中山路小学“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侧记[J];江西教育;2011年17期

10 ;上海奉贤区:农民工子女职业理想与城市学生无异[J];中小学德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杭州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宏艳;;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与权益保护[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王雪;;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璐;;贵阳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分析-----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对其子女受教育情况的影响[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保琴;相对就近入学 相对集中安排 不得以任何理由乱收费[N];鹤壁日报;2011年

2 记者 江卉邋通讯员 邹永宁 实习生 周丽;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健康环境[N];湖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平;一个不能少[N];安阳日报;2005年

4 戚海燕;4000农民工子女每人得300元[N];北京日报;2004年

5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6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刘婉;沙区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优惠[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栏目稿件由李宏斌 提供;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N];大同日报;2005年

8 龚德明;让农民工子女快乐上学[N];江西日报;2004年

9 王云霞;我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推行顺利 三万农民工子女俱欢颜[N];兰州日报;2004年

10 田建平;农民工子女入学何时不再难[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9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树伟;初中生心理压力、学业成绩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晓春;中学生考试焦虑干预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岑萃;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付小连;思维风格与高中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跃;中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艳平;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卉;初中生自我概念、师生关系、教师期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晓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聊城大学;2009年

10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3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3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