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活取向学生的应对策略与自我概念
本文关键词:不同生活取向学生的应对策略与自我概念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取向 乐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者 应对策略 自我概念
【摘要】:对515名初中生进行生活取向、应对策略和自我概念调查,探讨不同生活取向者的应对策略和自我概念特征,以及不同类型中应对策略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生活取向类型中乐观主义者占优势;不同生活取向者间的应对策略和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活取向类型中积极应对与自我概念有密切关系,消极应对与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活取向 乐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者 应对策略 自我概念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07B026青年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08JJDXLX266重大项目 天津师范大学服务天津市滨海新区专题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前言Scheier和Carver提出,生活取向是指个体关于自己未来发展的一种普遍预期。个体的生活取向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种倾向,前者指个体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抱有积极的预期,预计会有很多的好结果出现;后者指个体对未来抱有太多的消极期望,对好结果的出现不抱希望[1]。在Schei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准;探索者的甘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2 郭夫先;柏拉图(PLATO)和他的几何定理[J];南都学坛;1990年03期
3 王晋堂;信步忧患人生──青春之旅话纵横[J];北京教育;1994年06期
4 禾子;斯宾格勒的历史悲观主义与我们时代的悲剧[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5 ;文摘[J];学前教育;1994年11期
6 张玉明;人生笔记[J];黑龙江教育;1994年06期
7 王国欣,何日胜;毛泽东对“强国富民”理想的执着追求[J];嘉应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8 黄育馥;中华文明与中国女性的改变[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9 邴正;英雄主义,还是自然主义——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冲突与抉择[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4期
10 贾磊磊;沉浮世界悲喜人生──吴子牛对话录[J];国际人才交流;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中亚记者 汪嘉波;乔坎与他的《大陆》[N];光明日报;2000年
2 赵启正;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下)[N];中华新闻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孟莉;一汽无声迈向百万辆级企业[N];中国汽车报;2002年
4 翟振武;关于地球的打赌:世界是一个拥挤的生态系统 还是一个灵活的市场环境[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张秀萍;棒、垒球和现代五项能留在奥运[N];中国体育报;2002年
6 郎楷淳 编译;美国汽车公司内外交困[N];国际商报;2003年
7 宗鼎法;心理问题谁都会有[N];健康报;2003年
8 本报主笔 许知远;战后:新中东的序幕?[N];经济观察报;2003年
9 本报主笔 许知远;温铁军:还有比SARS更值得关注的问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侯杰 林绪武;开拓研究新领域[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丽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生活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董佩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取向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3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