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调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教养方式 自我和谐量表 男大学生 大学生常模 权威型 放纵型 民主型 不和谐 男女大学生 灵活性
【摘要】:文章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民主型、权威型、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权威型、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相对大学生常模表现出更大的不和谐;相同家庭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影响是相似的。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自我和谐量表 男大学生 大学生常模 权威型 放纵型 民主型 不和谐 男女大学生 灵活性
【基金】:山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至2008年度重点课题“山西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和谐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SSKLZDKT200709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教养观念与教养行为的综合表现,它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活动过程,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这个定义可以分析出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教养态度,二是教养行为。其中教养态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郝增茹;高职听障生理工科课程教学实效性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张力为,丁雪琴,高潮;赛前情绪与生活满意感及注意指向的相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董业平;“自述启动”教学法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动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7 陈庆合,陆岩;对中国足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8 沃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9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虹;商磊;聂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登峰;崔红;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测量的是什么[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尚秀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瑞光;短时距标量计时模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唐平;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勇;基于回路信息表达的新型联想记忆模型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李建明;结构方程模型及其隐变量交互作用分析在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10 孟维杰;心理学文化品性[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3 扶健华;微格教学对培养田径专修学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蒋冬红;发音抑制和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中视觉信息整合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邹正华;篮球运动过程中心理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曼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尹恒;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篮球(普修)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彦平;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香梅;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本剑;中小学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泽芳;;家庭环境对学业成功的影响——对199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家庭环境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年02期
2 白乙拉;五至十一、二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交往的调查与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3 王晓阳;国外关于不同阶层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4 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5 陈孟流;学生性别心理差异及优化[J];四川教育;1996年06期
6 光荣;;从一次拉练看家庭教养方式[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1996年12期
7 王虹;吸毒人员构成面面观[J];北京统计;1997年09期
8 文莉;跳出自我圈子 大胆与人交往[J];四川教育;1997年Z1期
9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98年10期
10 宋广文,安秋玲;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红;王登峰;;军事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包陶迅;;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饶红;王倩;;军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兴奎;;四-六年级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状元”家长是如何教育子女的?[N];陕西科技报;2001年
2 ;男孩重新认识了自己[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3 许传利;学生怕老师怎么办?[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王保健;可致儿童睡眠障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明桥;我是教师子女 我不快乐![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王 林;孩子为什么“长不大”[N];大众科技报;2003年
7 宁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N];光明日报;2003年
8 社会学所 沈杰;社会环境优化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记者 詹雨鑫;社区科技含量高可能减弱创造力[N];南方日报;2004年
10 陈晓玮;我国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胜凯;中学生社会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丽娜;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琳;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继平;初中生学习困难非智力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隋悦英;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郑满利;初中生亲子沟通问题的初步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7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马武强;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静;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4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