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质量:追求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发展
本文关键词:工作生活质量:追求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的界定、内容、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的研究现状,分析并反思了研究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 工作生活质量 和谐发展 人力资源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简称QWL)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今天,这一问题更凸显出它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工作生活质量运动”曾被认为是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组织运转方式的新运动,受到各种组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海薇;郭凤兰;;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马宗国;工作生活质量浅议[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宋联可;杨东涛;魏江茹;;和谐文化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J];管理现代化;2006年05期
4 刘庆;冯兰;;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探析——对武汉市高校青年教师的抽样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孙钰华;;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QWL)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6 杨学涵,王东华;提高工作生活质量(QWL)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J];人类工效学;1996年01期
7 王宏,汪洋;浅议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8 束从敏,姚国荣;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研究——对安徽省芜湖市100名幼儿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柳薇;;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J];时代教育;2007年23期
2 马宗国;工作生活质量浅议[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贾海薇;郭凤兰;;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孙钰华;;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QWL)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5 刘庆;冯兰;;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探析——对武汉市高校青年教师的抽样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惠青山,何花;基于工作生活质量(QWL)结构的激励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年07期
7 王宏,汪洋;浅议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8 黄丽华,张赛君,金静,沈丽华,蔡丽霞,温燕玲;重返工作岗位对肝移植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10期
9 李婵娟;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审视幼儿教师职业困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白玫;农业科技园区与内驻企业互动运作过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贺菲;对幼儿园配班教师合作现状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海玲;企业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刘庆;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5 张晓国;城市流动人口中高学历青年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王海霞;论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及其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艳;IT企业人力资源指数结构建模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谢飞;六西格玛在改善企业培训效果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9 闻桦;组织变革中员工的犬儒主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刘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情绪智力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海薇;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3 王海翔;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4 迟书君;深圳人职业声望评价的特点[J];社会学研究;2003年04期
5 谢晋宇,翁涛;工作生活质量运动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年09期
6 杨学涵,王东华;提高工作生活质量(QWL)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J];人类工效学;1996年01期
7 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5期
8 熊华军;教师权利观及其法律救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J];医学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9 王宏,汪洋;浅议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积琼;新疆维汉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烈昭;;略论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2 吴先来;怎样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3 ;面向社会认定教师工作启动[J];安徽教育;2002年24期
4 吴辰;;让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更为舒展[J];学校管理;2002年05期
5 张梦中;情感劳动是教师工作的实质[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6 荆建华;杨国欣;;教师的“人”的角色:从心理学视角的理解[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马会梅;;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人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聚焦[J];山东教育;2007年31期
9 ;五成教师日阅读不足半小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17期
10 周宏毅;;浅谈教师的师德修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杨应元;;民办学校教师心理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张宏雷;刘铁京;;再析影响中学教师心理的几个相关因素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廖全忠;巫文晖;刘水平;;“三心二意”为人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靳宇倡;;大学教师工作枯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领域[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杨化冬;时勘;;学校改革对中国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CCCRE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组报告[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杨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杨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瀚青;;徐特立师道理论研究[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咏梅;;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身体健康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忠文;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8年
2 张宏宽;有感于温总理的致歉信[N];光明日报;2009年
3 黄文学(作者单位:靖远县糜滩学区);教师工作评价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6年
4 记者 孙玲;我区补充教师上万名 政策透明社会满意[N];喀什日报(汉);2006年
5 教学;莫把教师当工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记者 文天心;为学校和幼儿园创造良好环境[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张晓晶;山东省将“育人”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陈宏;构建和谐环境 解决教师心理危机[N];光明日报;2008年
9 苏婷;专业化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韩想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工作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贾会彦;论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琳琳;盘锦市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金香;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燕妮;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萍;从“恪守”到“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庞军朋;教师负性情绪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羊冯;论教师美的两种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丽英;关爱教师—生命教育理念的助推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江诚;合作性同事的养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6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