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问题意识及其培养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7:23

  本文关键词:问题意识及其培养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问题意识 创新 思维


【摘要】:创新始于"问题",即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和前提。从对问题意识的理解着手,阐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分析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和原因,论述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探讨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归纳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 思维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21世纪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2 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 造就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张陟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关于设置“提问卡”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1期

4 刘志坚;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年11期

5 范小娟,代永强;浅谈问题意识与思维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王春英;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孝群;创造力研究述评[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秦祖泽,黄俊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初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潘艺林,刘光明;增强西南高校批判功能的意义与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李银保,尹笃林;基于化学专业高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7 黄华珍;吴晓蓉;潘发光;;“并喻文化”与新型教师角色的建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郭明贤,刘冬焕,徐巧玲,崔艳,时宏伟;创新教育与护理教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1期

9 李宜勤;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化学教育;2002年03期

10 邓志军;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浅析[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宗金;回归与拯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恬恬;关于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宋立华;课堂教学中初中生质疑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芳英;中学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提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亓云;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苏华峰;实施创新教育——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唐成斌;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丁红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乃祝;我国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丽君;小学三、五年级儿童问题发现特点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彦玲;化学复习课中问题优化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年05期

2 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年10期

3 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刘志坚;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年11期

5 张树纲;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学校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01期

7 马文娟;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道初;;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0期

2 王凤军;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齐志欣;;创新精神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文代君;;论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J];考试周刊;2010年05期

5 曾丹;;问题意识及其培养探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马雅菊;;关于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年14期

7 路坚;;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质疑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0期

8 关文信;放飞思维与想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Z1期

9 叶海梅;;问题意识:创新素质的源泉[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关文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策略探寻[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慧;;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创新教育课题组;;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覃钧;;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信息素养[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黄健;;不良心理因素对智优生创新精神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强;;质疑与创新——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6 唐根林;陆建华;;《发展性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课题研究中期汇报[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7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刘萍;刘明懿;;心理健康研究性课程中渗透心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罗仁云;;浅谈小学生的懒惰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州市贾汪区文教体局教研室 张会;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兴化市教育局 夏桂成;问题意识,创新的基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蒋逸民;面对创新,,教育如何选择[N];解放日报;2005年

4 姚本先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教育的关键在于“授之以渔”[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6 杨家安(东北师大美术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7 金边;做一个“有问题”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作研究不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玉梅;让网络带给学生们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

10 通州市实验小学 朱国忠;呼唤教师专业的“真性成长”[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海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杨琳;不同提问类型的初中生问题意识和学习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荣;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忠才;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8年

5 林沉;教师角色榜样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通宇;贵州省高校学生人格因素与创新精神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韵春;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银保;高师创新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俊颖;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校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来登;论“指导—服务”型班主任工作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3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