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
本文关键词: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
【摘要】:设计有效的移动学习(m-Learning)课程和学习模式能够提高移动学习效率,使学习者真正受益于移动学习带来的学习便利。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背景,然后从课程的内容设计、媒体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合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最后介绍了面向移动学习的几种典型学习模式。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关键词】: 移动学习 课程设计 学习模式
【分类号】:TP393.092;G434
【正文快照】: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融合,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出现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称m-Learning)。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快速兴起,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又一个热点。与此同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王晓东;李彦敏;;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1期
4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子剑;王琨;龙吟;;应用播客进行教学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于化骥;;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马秀莲;;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高校教育辅助性移动学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4 崔向平;;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策略[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张燕;南旭光;熊为松;;移动学习的内涵阐释及发展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耿晓爽;;中国——澳大利亚的移动学习应用情况比较及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7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特征分析[J];成人教育;2009年12期
8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9 李海港;于宝莹;;论移动学习在高校中推广的不适合性[J];大家;2010年24期
10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朝红;刘桂兰;;移动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雄;移动学习资源有偿服务的支付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坤坤;基于WAP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前佳;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李国正;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文成;基于IP网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5年
6 王润华;移动学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钱进;基于SCORM的移动教育研究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世梁;基于移动学习的无线网络测评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晶;一种远程交互式教学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罗耀华;移动学习模型分析及移动英语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玲;唐爱民;;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2 桂清扬;移动学习的奠基之作——基更博士新著《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3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7 张合斌;朵天林;;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6年16期
8 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9 曾玲;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方案[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5期
10 刘珍芳;;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桂敏;;资源管理策略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张捷;;基于混合学习的“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实践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3期
3 王静;张连堂;;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年12期
4 李娜;殷学永;;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尝试[J];计算机时代;2011年06期
5 杨超;高永祥;;一种基于自主短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6 王波;杜晓昕;丁龙;王淼;;基于AS-UⅡ机器人的移动学习通信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5期
7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8 吴仕云;;3G通信网络环境下校园信息化创新模式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9 余燕翔;;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10 杨盼;钱慧;郑秀丽;杨雁;宋维虎;;浅谈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正巧;赵德伟;庄科君;;认知弹性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赵萌;;云计算及其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应用初探[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泉;荣建;张金喜;;交通控制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平行建设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姚明仁;陈堂贤;;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鞠远萍;勾苹;陈文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尝试[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6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刘凤军;甘伟明;吕念玲;莫文贞;;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晓艳;刘全胜;;《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徐洋;胡向东;郭鹏;;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课程设计建设[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营;水滴英语移动学习卡问世[N];消费日报;2008年
2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王席传;国企要向江西移动学习[N];人民邮电;2005年
4 刘鑫贺;“新活丰”学习模式服务辖区百姓[N];营口日报;2010年
5 记者 孙春艳;通化推出“3456”学习模式[N];吉林日报;2011年
6 孟庆功 刘贵鹏;抚松创新理论学习模式[N];长白山日报;2011年
7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卓玉;新学习模式的三大基石[N];中国教师报;2011年
8 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粤学宣;江门推行“543特色菜单”学习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张建斌 马晓艳 实习生 杨冬琼;西藏移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N];西藏日报;2009年
10 君子;一个极好的学习模式[N];南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付雄;移动学习资源有偿服务的支付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班扎(Banza Nsomwe-a-nfunkwa);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东风;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D];河北大学;2010年
2 陈村;基于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学习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长安;专门用途英语透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套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朱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尹国杰;我国本科公共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闫海波;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6年
7 刘红;表现性评价在C语言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肆洋;3G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晓;课程设计新理念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肖月宁;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原理与制作”课程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41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4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