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改 杜威实用主义 教育思想 儿童 传统教育 教师中心 学生 社会生活 教育过程 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旨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基础上,解读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的契合,进而论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指导意义,吸收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中国当前的新课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新课改 杜威实用主义 教育思想 儿童 传统教育 教师中心 学生 社会生活 教育过程 指导意义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杜威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大师,是当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由于杜威的亲自访问和讲学活动,由于他的学生如胡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芳芳;;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简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学;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目标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杨黎明;十九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对中国大学改革的启示[J];沧桑;2005年Z1期
3 钟佑洁,钟小川;法国百年教育现代化的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郑长龙,梁慧姝;科学方法教育思想的由来及发展[J];化学教育;1998年06期
5 蒋洪池;;从中世纪大学的学术生活看学科文化的特点[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6 侯瑞华;现代大学定位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年Z2期
7 刘鼎,王洪斌;奇迹背后的隐性作用力——论教育对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作用[J];衡水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王柳生;教师资格制度:昨天、今天、明天[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5期
9 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10 刘海珍;;主体性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J];教育与职业;2006年3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君辉;中国教授委员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熊和平;课程与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长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矛盾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与重组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光燕;台湾二十一世纪初国民中学实施社会科课程统整的适切性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历史与现状[D];湘潭大学;2002年
4 周宏;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主体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海江;数学教育中培养科学人文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冯旭洋;语文学科性质观、语文教学目的观的发展百年[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卫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教学改革之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吕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学课程现状与特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袁华斌;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才;浅析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本质区别[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张家祥;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哲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3 滕大春;;他人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批判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4期
4 冯文华;张俊芳;;杜威实用主义与几个哲学流派的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4期
5 郭晓明;给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以应有的评价[J];教育科学;1988年03期
6 张颂歧;教育科学实验简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7 续润华;;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杨金玉;活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8期
9 刘会;《壬戌学制》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曹子超;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是教育”[J];江苏高教;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叶华;张景才;;新课程呼唤智慧型教师[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2 余武英;;新课标下语文报刊编辑工作的新取向[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3 李晴;;地理新课改推进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张蕾;;定位理论在高中地理新课改中的运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周莹;;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再审视[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周明秀;;影响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读《走进新课程》后的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7 常艳丽;;初中地理新课改带来的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郭伟章;张凤霞;;新课改实施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张新平;;在新课程实施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建设;;在新课改中当好校长[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陶行知在今天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2 记者戚海燕;小学课堂享受快乐[N];北京日报;2002年
3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谭南周 高思刚;心理教育催动课改深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赵显坤;为新课程保驾护航[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赵显坤;早起步 争主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广西:适度超前 争取主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陶继新;新课改:问题和方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华国栋;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赵徽;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新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储召生;新课改挑战“好课”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木水;新课程与学校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玉岳;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凤忠;中职校新生数学衔接教学的新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辉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转型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肖弋;论“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任海宾;论教科书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戴吉亮;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高等师范课程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兴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金泉;新课改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46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4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