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

发布时间:2017-10-01 00:07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 比较教育 文化情结 文化根本 文化立场


【摘要】:全球化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动,为比较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应该是,要以本国的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本,又要善于转换立场,进入异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全球化 比较教育 文化情结 文化根本 文化立场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一、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从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和美国的著作中出现以来,全球化这一概念已几乎存在于全世界所有的主要语言之中。”这是赫尔德等人(1999)对全球化的影响进行的透彻分析,同时他还指出对于全球化仍缺乏确切的定义,虽使用广泛但很模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杜钢;多元文化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饶耀平;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汪利兵,谢峰;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康瑜;试论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潘涌;论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6 钱民辉;;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理论建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7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柳谦;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主体性[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9 祝爱武;后现代知识观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10 邬志辉;课程全球化的四种哲学观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侯静敏;论课程的过程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卫东;论体育课程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旭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2 陈伟;;学海勤耕百年灯——王承绪先生的比较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韩雪梅;;浅析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基本功能[J];大家;2011年16期

4 王娟;;三个人的探戈:民族国家、全球化与比较教育学[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6期

5 冯妍;;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6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在全军“比较军事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2期

7 聂鹏;;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解读与实施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张伟;;全球化背景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浅析[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9 李文英;王薇;;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主张及特征论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0 戴军;戴淑艳;;试论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演进的话语谱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陈时见;;论雷沛鸿的比较教育研究与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田晓菲;;“走进”世界: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及关于中国的人文教育(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行走在比较教育长河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科恩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田忠;全球化时代的“陈嘉庚梦想”[N];解放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要敢于创新体现示范意识[N];解放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焦苇;上海在教育上应体现示范意识[N];文汇报;2009年

5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王长纯;研究教育宏观决策的力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赵勇;全球化对教育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9 翟帆;顾明远从教6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霍力岩;全球化视野 本土化行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5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君;全球化时代我国乡土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为民;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王喜娟;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娟;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两种“U-S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8 白延峰;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辉;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1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51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