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性别差异:教育公平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01 13:09

  本文关键词:性别差异:教育公平的新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特质 性别偏见 儿童 男性 心理学 性别角色 学校教育 传统文化


【摘要】:正一、性别差异的形成理论从古至今,有一种对性别差异的误解始终占着统治地位,那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使得性别刻板印象表现得更明显。男性始终处于统治、荣耀的地位,而女性则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传统
【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关键词】性别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特质 性别偏见 儿童 男性 心理学 性别角色 学校教育 传统文化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性别差异的形成理论从古至今,有一种对性别差异的误解始终占着统治地位,那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使得性别刻板印象表现得更明显。男性始终处于统治、荣耀的地位,而女性则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传统的男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铭怡,罗珊红,张光健,陈萍,姚萍;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J];应用心理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4 刘志红,李建舂;论新时期儿童美术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陈翠荣;弗莱雷成人扫盲教育理论述评[J];成人教育;2002年05期

6 郝振君;;弗莱雷农村成人扫盲理论述评——兼谈对我国农村发展成人扫盲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7 郑思明;程利国;雷雳;;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人际关系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欧雅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9 张祥明;教育就是服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10 赵树勤,张晓辉;关于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欢;;整合科普教育资源 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2 王明华;郭兰;;高校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家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马卫平;体育与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芬;当代普通高中女生成长需要及管理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红;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郝振君;当代国外农村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虹;悲怆而奇美的女性精神世界[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敏;白薇和杨骚:话剧的性别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小华;信息网络时代与女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马卓;论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德;体育运动上的性别差异[J];江苏教育;1981年01期

2 KennethLamott;高健民;;为何男女的思想不同[J];世界科学;1981年01期

3 谢津津;;关于学龄初期儿童“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1年01期

4 Richard M.Restak;左兰梦;;脑活动的性别差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凌云;陈永清;;心脏功能指数实用意义的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6 理查德·M·雷斯达克;李宗蕖;;男孩和女孩不一样想法——大脑活动的差异[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年01期

7 陈永清;;不同年龄人在定量负荷前后心输出量变化的初步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8 唐盛昌;;男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差异情况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82年05期

9 ;中外动态[J];人口与经济;1983年01期

10 谢津津;;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张厚粲;;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梁巧转;;管理行为的性别差异与管理理论的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肖子如;陈曦;;491例儿童发锌结果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潘妹霞;余薇;张燕军;钟喜英;戚本华;;50例正常学龄儿童骨骼矿物质含量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6 张文峰;赵怡芳;;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45例临床分析[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曹丽萍;邓诗琳;梁建伟;高志刚;;烧伤后能量代谢变化规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8 潘万飞;;216例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9 孙彪;徐奉礼;韩冰;张新忠;张亚晖;;应用判别分析法判断跟骨性别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周盛斌;张飚;荣玉山;俞先海;;中国汉族成人髌骨性别判别初步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蒙;儿童肥胖不容忽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吉利;转型期经济收入的性别差异探析[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赵萍;教材中的性别文化透析[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江艳华;性别差异与职业歧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卜卫;小羊迷路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徐寿松;歧视女性不利于男性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诚至;夫妻情感沟通的心理误区[N];江苏科技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温红彦;北京宣言:推进全民教育的里程碑[N];人民日报;2001年

9 洪秀;冠心病有性别差异[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译自《美国医学协会杂志》2001;286:2849-2856;心导管应用中的性别差异[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亚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2 胥清富;生长激素作用的靶基因在猪肝脏和肌肉上的表达及调控[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Ismail Hussein Hashim;应激源感知和应对技巧的文化、性别差异:对留学中国的非洲学生、日本学生和西方学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盛复庚;磁共振电影检测左心室整体、局部功能并联合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6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D];吉林大学;2004年

8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田兴贵;性激素受体在绵羊性腺和肾上腺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刘会臣;反式曲马朵及其活性代谢物反式氧去甲基曲马朵的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和性别差异[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峰;英汉恭维语跨文化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旺;盲童与正常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刘红;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6 徐金先;二花脸猪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大白猪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刘彬;杏仁核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意义研究[D];青岛大学;2001年

8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吴定芳;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53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53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