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01 13:35
本文关键词: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
【摘要】: 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在一些教育史著述中出现了有关社会教育研究的成果,但总起来看,对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更没有对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根据地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加以系统分析。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缺陷,加强对社会教育的研究和关注。 受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等近代社会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工农教育工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教育运动。在中共领导下,山东根据地民主政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先后颁布制定了《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彻底实行教育改革,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教育运动》和《群众教育工作纲要》等关于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采用冬学运动、村学、民校等多种灵活形式广泛开展了社会教育运动。 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以农民社会教育为重点,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和兴趣,与各个时期的建军、建政、反“扫荡”、大生产、土改、支前等各项中心工作密切结合,深入细致地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学习组织,把农民男女老少吸纳到社会教育运动之中。根据地社会教育从自发到有组织、正规化,从初步发展到改革调整,形成了大规模群众教育运动,发展之迅速,人数之广泛、效果之显著,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空前的。社会教育在动员民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据地民众的文化程度和觉悟程度得到普遍提高,民族、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建国后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雏形,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同时由于受战争环境和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也存在不少教训,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社会教育 根据地民众 冬学运动 革命战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产生的背景12-24
-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12-13
- (二) 近代社会教育思潮的兴起13-17
- (三) 中共的社会教育思想及方针17-20
- (四) 山东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20-24
- 二、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发展概况24-49
- (一) 抗战前落后的山东根据地教育24-25
- (二) 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方针与政策25-29
- (三) 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管理机构29-31
- (四) 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31-41
- 1. 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教育32-37
- 2. 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教育37-41
- (五) 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41-49
- 1. 冬学运动41-44
- 2. 民校44-45
- 3. 庄户学(村学)45-47
- 4. 其他社会教育形式47-49
- 三、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特点49-55
- (一) 社会教育的针对性49-50
- (二) 社会教育组织形式的多样性50-51
- (三) 社会教育的战时性51-52
- (四) 社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52-55
- 四、社会教育与山东根据地的社会变迁55-63
- (一) 社会教育与根据地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55-57
- (二) 社会教育与根据地文化生活的进步57-60
- (三) 社会教育与革命战争的胜利60-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7
- 后记6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妮娜;;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越;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波;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冬;民国通俗讲演所述论[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3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5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