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写在汶川地震灾难之后
本文关键词:灾难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写在汶川地震灾难之后
【摘要】: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象,而有效的灾难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难对人类损害的程度。灾难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提升其道德情怀。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灾难知识宣传、灾难应对演习以及开发专门的灾难教育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灾难知识、灾难应对、灾难心理以及灾难体验的教育。在开展灾难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使教育内容和方式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异,并要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校 灾难教育 灾难体验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洪灾、火灾、重大传染性疾病等。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使我们还无法准确、全面预测或防止灾难事件的发生,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及时妥当的处理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们在生理和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润枝;大学生危机教育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万秀新;;危机教育:民众参与危机应对的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凤淼;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之比较[D];广西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闵彬彬;;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2 刘懿;;缺失与构建: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图书馆公众危机教育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09年03期
3 陈雪;闫军印;;论大学生灾难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沈豫浙;王成军;;大学生危机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6期
5 冯世超;吴冠兴;旦增多吉;;提高部队院校学员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心理素质之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6 郭强;;青少年伤害的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年03期
7 贾卫国;杨洋;王毅;邢红林;王龙;董辉;;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彭春江;陈香;钱生垣;;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的构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韩景旺;;关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素云;阮满真;刘义兰;;实习末期高护生焦虑状况与个性特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建华;心理应激人群应激损伤发生机制与中医证候相关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袁鹏;国内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晨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危机干预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艳;中国公民能力的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子鹏;论大众传媒的民生使命与作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昭信;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章桂红;基于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下的危机教育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童晓玲;为灾难树里程碑[D];安徽大学;2011年
9 黄淑汝;试论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的受众诉求与电视媒体的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孔芳芳;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力丹;周路佳;;面对不幸,记者如何抉择?——新闻价值悖论中的记者道德困境[J];今传媒;2006年07期
2 张卓;搜索传统 走向沟通——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西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J];国际新闻界;2000年02期
3 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年01期
4 王贵斌,陈全明;从SARS新闻报道看《人民日报》之媒介真实建构[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黄昆仑;从“9·11”事件灾难新闻报道看中美媒介生态的差异[J];现代传播;2002年01期
6 田发伟,李希光;美国媒体关于中国SARS报道中的政治化倾向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军;;中小学图书馆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J];内蒙古教育;2008年18期
2 隋淑光;发挥中学图书馆作用 促进学校素质教育[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0年06期
3 逯成文;用教育科研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12期
4 杨恭田;;如何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青少年心中扎根[J];现代教学;2006年05期
5 钱志亮;SARS时期孩子在家学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3期
6 郭之利;;对“13岁女孩将伙伴投入井中”事件的反思[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4期
7 梁胜;;中小学生不诚信行为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1期
8 李正刚;;要重视家庭的素质教育[J];成才;2001年05期
9 李志伟;;浅谈技工学校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J];河南水利;2000年02期
10 ;深化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合格公民[J];江苏教育;199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保障[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柴积山;;关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田莹慧;;科技馆与学校素质教育初探[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5 丁镇楷;;略议学校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李霜叶;;服务与生存——新时期教师角色小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叶金花;;浅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8 陈莉;;三结合转化潜能生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胡丽莉;曾华;;长春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况调查[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县中现象:迷茫在素质教育路上[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通讯员 佟亚丽 记者 刘小兵;竞争上岗制度成影响素质教育首要因素[N];光明日报;2007年
3 刘荣发;集邮文化“上墙”更要“上心”[N];中国集邮报;2011年
4 北京大学 王小雅;迷失的“县中”何去何从[N];科学导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丁昌桂 陈瑞昌 裘湘;用实践为素质教育求解[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6 刘三川;素质花开惠水滨[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靳同臣 尚道帅;新泰政协为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建言[N];联合日报;2008年
8 贵阳市第九中学高三<9>班学生 陈阳;学校节能减排之我见[N];贵阳日报;2007年
9 张墨;“新三好”、“四个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1年
10 晓言;一切为了孩子[N];闽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云平;中小学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及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臧德喜;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实践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波;中小学校园网教育绩效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林丽华;中小学生命教育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黔英;遵义市汇川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06年
6 龙健梅;中小学人权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燕;从曹杨二中附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景象看上海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向春;关于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芬;历史学视野下云南中小学道德教育边缘化原因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世勇;中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8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8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