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义务教育城乡差距
本文关键词: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义务教育城乡差距
【摘要】: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权利,推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显著,其根源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要以完善教育政策制度、法律保障等为依托,更有赖于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均衡发展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一、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从社会层面上分析,教育公正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极为有力的工具[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文,余杰,廖加林;对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冯凭;对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8期
4 龙飞;电子政务对中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5 李冯凭;对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5期
6 徐国庆;作为意识形态的学校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34期
7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谢家训;;关键在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创新——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双高普九”财力保障的调研报告[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东;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整合[D];山西大学;2007年
2 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6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9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乐天;重新解读农村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几个问题[J];前线;1986年05期
2 杨海波;;认真抓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J];人民教育;1986年Z1期
3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J];江苏教育;1986年11期
4 吴自强;从战后日本义务教育的改革试论当前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几个问题[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5 肖昊;试论我国开征义务教育税的必要性[J];教育与经济;1987年01期
6 傅光明 ,丁仲彬 ,占利方;民师报酬应在教育费附加中列支[J];教育与经济;1987年03期
7 韩宗礼;;教育投资的国际分析与比较(续)[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年04期
8 韦禾;普及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有关国际比较及其思考[J];教育科学;1989年04期
9 韩云;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评价方法[J];教育科学;1991年03期
10 ;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五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通过)[J];湖南教育;199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庆武;许锦英;;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3 张学敏;;教育投入的来源分析与运行机制探索——关于我国《教育法》相关条文修订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贺能坤;郝风亮;;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杨宝龙;王纯泉;;再议教育乱收费的成因及对策[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赵小荣;;“三农问题”对策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7 翁清雄;;促进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8 涂维亮;;化解“三农”与实施农村公共教育体制的实证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孙刚成;;“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闫建璋;董新良;;对农村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的再思考——以山西省某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现状调查为个案[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宪瑛 记者 徐光明;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有望彻底得到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吕慎 杨永林;良好的教育环境亟须法制保障[N];光明日报;2000年
3 记者 刘宏;幢幢崭新校舍拔地而起[N];江西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继安;改革财政和教育管理制度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省长助理 许云昭;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记者 翟博 唐景莉;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农村办学经费该从哪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高耀彬;山西开展大规模《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记者 王乃儒;振兴西藏 科教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记者 刘晓芳;农村税费改革不能改掉教师工资[N];中国税务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乐山;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曾以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林皎;公共经济视野下当代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6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琳;管理体制视野中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菊仙;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桔云;公共财政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映莲;对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的经济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余阳;论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制度选择[D];四川大学;2003年
7 郭晓东;农村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余福贵;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江野军;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周瀛;农村义务教育与政府财政体制改革[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94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9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