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本体论考察
发布时间:2017-03-30 18:07
本文关键词:有效教学的本体论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教学存在以来,有效教学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执著地探求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这一课题也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变换思路从多层面、多角度去研究有效教学,以促进其研究有更大的突破与进展。本文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教学本体论视角探讨有效教学,从教学哲学的立场考察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系统分析、存在形态分析、基本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为有效教学理论构建一种新的研究框架,以利于提升和完善有效教学的理论思考,丰富教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教师掌握和运用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主要内容共八部分: 引论部分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哲学理论的分析论述,为本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章为基本概念界定,阐释教学与有效教学的涵义,为后面的论述奠定认识基础。 第三章为有效教学的系统分析,从要素、结构、功能三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以使人们从本体论角度对有效教学有一个整体认识与把握。 第四章为有效教学的存在形态分析,论述了有效教学的存在形态——有效交往,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典型形态进行分析,使人们对有效教学的外在形态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此指导有效教学的实施。 第五章为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五方面论述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进一步把握有效教学的特点。 第六章为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内环境与外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有效教学的环境因素,以利于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实现有效教学。 结束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反思不足,对后续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教学 有效教学 本体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论10-22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11
- 三、相关研究综述11-20
-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20-22
-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2-29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22-24
-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24-25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5-26
- 四、教学哲学理论26-29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29-33
- 一、教学29-30
- 二、有效教学30-33
- 第三章 有效教学的系统分析33-45
- 一、要素分析33-38
- (一) 有效教学的主体要素33-35
- (二) 有效教学的客体要素35-38
- 二、结构分析38-41
- (一) 深层结构:学为主导38-39
- (二) 表层结构:教为主导39-40
- (三) 两种结构的动态平衡40-41
- 三、功能分析41-45
- (一) 人的文化41-42
- (二) 文的人化42-45
- 第四章 有效教学的存在形态分析45-49
- 一、交往与教学的基本关系45-46
-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有效交往46-49
- 第五章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分析49-55
- 一、教学目标:师生发展的全面性49
- 二、教学方法:师生交往的互动性49-50
- 三、教学过程: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50-51
- 四、教学内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51-52
- 五、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元性52-55
- 第六章 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55-60
- 一、内环境55-57
- 二、外环境57-60
- 结束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后记6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泷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淑芳;太原市初中运动技能教学现状之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有效教学的本体论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7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