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野下学生观的观照与反思
本文关键词:存在主义视野下学生观的观照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之一,其自由本真的诗性气质,内蕴着对主体性的彰显与肯定,同时也是对生命责任的一种承载与担当,还是对存在性勇气的一种笃定与自持。因此,存在主义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便被赋予了如此的生命特质:自由的学生主体在本真选择的过程中诠释出生命的意义,并承受生命之重责;参与的学生主体在"我-你"对话中相遇,且实现心灵的相契与共生;充满勇气的学生主体能够直面生命的境遇,且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命转化之力,藉此,学生主体也便在存在主义的生命忧思中领悟了"诗意栖居"的存在之境。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学生观 勇气
【分类号】:G455
【正文快照】: 一、存在主义:来自旷野和山谷的呼唤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作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萌芽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并深深扎根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与废墟中,且在战后的虚空、反思与挣扎中激荡砥砺、枝繁叶茂。相较于传统理性主义过分追求体系化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舜清;;形上意识与实践理性:关于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哲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习胜;;国外“道德悖论”研究概要与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晓芳;;浅论《基坑》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及其悲剧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林;;从“它”到“我们大家”——史密斯论宗教对话的六重境界[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赵小军;萨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之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桂晓;舒克申小说创作与其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续润华;李亚辉;;教师的期望效应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全新;试析存在主义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1期
3 李天思;;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浅析[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肖连陆;;存在主义教育教学观对我们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何朝功;;存在主义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王军强;;试析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及其课程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7 张爱勤;;存在主义的选择意蕴及其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敬;;存在主义死亡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华章;2010年10期
9 朱慧敏;王家鹤;;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对于当今大学生困境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7期
10 朱镜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探讨与评价[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吉会;;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新型学生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丁相平;;浅析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王华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韩洪岩;;试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刘兆伟;陶双彬;;中华师道传统对现代教师素质养成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黄艳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丁兆芬;;《教师多元智能训练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10 余大海;;电教在目标教学中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晓非;浅谈教学中的学生观[N];西藏日报;2001年
2 鞍山第四十二中学 邹露;浅谈教师的学生观[N];鞍山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微;当代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四川省华蓥市华蓥中学 郭子其(副校长) 王文娟;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学副校长 蔡建泉;告别功利的学生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通山县教育局 朱必恩 通山县实验初中 从厚发;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学生观[N];咸宁日报;2006年
7 王巍(作者单位:西平县柏城中学);课程改革要树立现代的学生观[N];驻马店日报;2006年
8 广安区观阁职业中学 白英琴;课改中教师新型学生观的探索[N];广安日报;2005年
9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果淑兰;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几个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陈晓红;树立新的学生观[N];陕西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杰;理想学生观的时代解读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洪彬;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邰鹭明;教师的人性观、角色观和学生观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平;关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冯作龙;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主要流派对我国体育思想的影响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慧;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学生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启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廖雪蓉;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学业失败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存在主义视野下学生观的观照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7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