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1 23:25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2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段兆兵;王守恒;;教师专业标准:理念、构成与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闫春梅;;教育关注儿童可能生活[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刘双香;;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6 赵淑华;;论高职院校实施创新能力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7 王乃华;刘亚莲;;中学语文教学中陶行之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J];才智;2009年10期

8 陈礼辉;;巧用“三十六计”激活语文课堂[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7期

9 许静;;从陶行知理论看如何指导当代学生有效学习[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吴立保;日本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丹;;关于职业教育重新定位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梁丹;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王占英;吴昆明;;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张建琼;;陶行知抗战时期的四川教育实践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童富勇;;乡村教育运动与晓庄师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谢长法;;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何晓夏;;继承和发扬“学做人”的传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李锦群;;严能生优 爱能奏效——浅谈我的班主任工作之路[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会;幼儿园新教师教学能力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玉霞;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晓旭;陶行知德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丽;民国时期的安徽留学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志平;重塑“师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梦亚;对话教学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桂宏;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韩荭芳;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海燕;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静;;从“教学做合一”看素质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2 翟晓川;;浅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论与创新创业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毕明生;;职教视野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再认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董宝良;;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同杜威“做中学”的本质区别[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年01期

5 刘在琳;李清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生活教育;2007年12期

6 龙树德;;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重读《陶行知全集》谈教育[J];作家;2008年10期

7 姜莉;;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培养21世纪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学习的体会[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谌安荣;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教学论意义[J];云梦学刊;2004年06期

9 蔡建清;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玉年;余国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屏;;学习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魏仰文;;以陶为师绝不是为了昨天[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侯怀银;;山海工学团模式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任之强;关永平;;踏过五年“师陶”路 喜看“继陶”后来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7 黄晓玲;;试论陶行知的课程资源开发思想和现实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程家福;董美英;;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学军;;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陈翠华;;“教育互动,营造创新学习气氛”的构思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树伟;暑假就到了,我们来读陶行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徐卫红;陶行知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05年

3 马虹;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论”[N];贵州民族报;2006年

4 祝彦;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N];学习时报;2006年

5 计方胜;校长的权威从何而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苏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颖;期望“陶”花处处开[N];福建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翟晋玉;在“做”中“教”与“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盐城市大纵湖初中 徐开泉;浅谈和谐校园中的“良知”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杨平;教育要教人过上诗的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艳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李忠才;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8年

3 林沉;教师角色榜样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丞;试论陶行知的学习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秦瑜;陶行知文化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6 廖瑜;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列;新课改背景下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飞;陶行知、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启新;试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5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5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7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