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对话教学的生命意蕴及其建构

发布时间:2017-10-13 22:26

  本文关键词:对话教学的生命意蕴及其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对话教学 生命意蕴 建构


【摘要】:对话教学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伯姆、华特士和狄尔泰的思想中可以深刻领悟到对话教学的生命意蕴。在对话教学的实践中,要以生命意蕴为指引,制定对话教学目标;以生命意蕴为准则,优化对话教学内容;以生命意蕴为指导,创设对话教学场境;以生命意蕴为标准,完善对话教学评价。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对话教学 生命意蕴 建构
【基金】:阜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0JYXM23)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1对话教学的生命意蕴对话教学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以及生本对话,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具有生命意义的场所。对话教学的生命意蕴,在以下几位学者的思想中表现的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四耕;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吴欲波;;风水林探源与当代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3 刘志;;悲剧性作品对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张亚丽;;博尔诺夫空间观对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沛;飞越意义之堑:“本义”与“隐喻义”的永恒追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金娜;;舍勒的价值排序与精神价值取向[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8 陈四海;;信任与确定性的寻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庞立生;王艳华;;当代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及其超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佳;;中小学STS教育的反思——基于《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的解析[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邱翊;;文化认同与和谐青海[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3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茜;数学游戏大师——马丁·加德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田亚婕;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班主任专业素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施媛媛;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与对策[D];江南大学;2010年

9 邹时超;我国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肖寿华;中学生物对话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金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3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4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5 刘成纪;生命美学的超越之路[J];学术月刊;2000年11期

6 王啸;;教育与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2期

7 刘良华;;中国教学实验百年:反思与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2期

8 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业;;对话教学:内涵、价值追求及其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1期

2 王彦明;;对话教学本土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2期

3 蒋文昭;;高校德育中生命意蕴的重建[J];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4 吕书云;;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0年30期

5 刘娜娜;;论走向生活世界的对话教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梁好;;论聋校语文“对话教学”[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郑丽燕;;“对话”:精彩数学课堂[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8 张燕;;语文对话教学的多元链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年04期

9 康学英;;在对话教学中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J];语文学刊;2006年18期

10 李瑜;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缺失和重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对话教学下的教学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盛伟华;;浅析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蒋笃君;;浅析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建构[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颖;;对话教学心理机制分析及实际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田艳丽;;浅谈在对话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6 何晶;;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现象初探[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斌;;论图书馆品牌文化的构建[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8 廖海宏;;集合式网络词典中词条的文化信息建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翼青;;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学科建构的历史贡献[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潘建红;;我国当代创新文化的反思与建构[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克斯(不自由撰稿人);“建构”科学新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武毅英;如何建构质量保证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尹鸿;现代军人形象的建构[N];人民日报;2002年

4 刘武俊;预防职务犯罪机制的建构[N];检察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晏向华;十年磨一剑:建构法的价值论[N];检察日报;2000年

6 ;山西要全面发展必须建构优势产业群[N];发展导报;2002年

7 ;建构哲学当代形态的探索[N];光明日报;2002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范愉;现代司法理念的建构[N];检察日报;2001年

9 肖云儒;文学与现代人格的建构[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刘树德;中国式量刑指南的建构[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3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英伟;社会工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9 秦海霞;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5年

10 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燕;高中生物对话教学以及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晓丹;走向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白海宾;高中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伟丽;在对话中启迪思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孟岩;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成;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27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27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