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空无课程”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科书“空无课程”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教科书是教育教学活动所使用的"法定"文本,是知识、价值观等的载体。教科书中在发挥着对人类"共同文化"之传承功能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空无课程"现象,这种课程体系中的空无内容并不仅仅是无知或者偶然遗漏的结果,而常常是人为安排的结果,并且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控制意味。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教科书中"空无课程"现象进行分析,可以洞察"被空无"现象背后的涵义及后果,对教科书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空无课程 教科书 社会学分析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参考材料。因此,教科书所指涉的内容对学生产生着重大影响。众所周知,教科书内容是人为选择的结果,而由于教科书容量的有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及知识都能被选入其中,教科书在选取一些内容的同时也必然意味着对另一些内容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家珑;;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文化价值的取向与构成[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21期
2 朱志勇;适应抑或超越?——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个体我价值取向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3 魏婷婷;;“多”中的“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3期
4 贺绍栋;;以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探析教科书中的空无课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富兴;;美国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李克建;;结构主义教育研究:路向与谱系[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郭华;;论教学现实的社会建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4 李霞;隐蔽课程建设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5 党玮玺;杨彩虹;张学忠;;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苗凤华;张志敏;;新教育思潮影响下的数学课程理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黄萍;;新型知识观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的构建思考[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郝明君;;论课程的政治向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孙玉文;邹婷;;论权力渗透下的课程知识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林喜杰;;中国大陆与台湾新诗教育之比较[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何文胜;;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常君睿;;地方课程中三对涉及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辨析[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辉;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帮寨;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变革[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林;思想政治教育权力及其法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特木其乐图;蒙授中小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文;城市初中教师从业动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焦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顺意;从师生冲突看师生关系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颖;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杭千波;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失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盈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殊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涛;课改十年:教师课程观念变革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卢妮娜;走向教育过程公平[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祖祥;;论教科书空无内容的内涵与类型[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4期
2 石鸥;李祖祥;;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教师的应对[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朱家珑;;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文化价值的取向与构成[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21期
5 吴永军;中国大陆、香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6 吴康宁,郝京华,吴永军,刘云杉,胡宗仁,张行涛,朱志勇,王有升;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7 贺晓星;零度的写作与零度的课程——论“后现代”教育社会学之意义与可能[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吴永军;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6期
9 魏婷婷;;“多”中的“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3期
10 陈滔娜;;语文教材的文化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天山;论教科书在亚洲教育中的作用[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2 沈晓敏;关于新媒体时代教科书的性质与功能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3 张锦弘;台湾:教科书捉错 老师可记功[J];基础教育参考;2003年06期
4 诸惠芳;新一代教科书的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05期
5 ;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J];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6 张行涛;统摄、驱动与社会控制──教科书评审的社会学意义[J];教育科学;1999年04期
7 晓力;论德国的教科书管理[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6期
8 王婷;教科书的负面性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9 刘德刚;花布教科书[J];班主任之友;2004年01期
10 王岳;美国重视教科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德;;陆费逵教育思想试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郑国民;;清末民初的白话语文教科书[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3 郑国民;;清末民初的白话语文教科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刘立德;;陆费逵教育思想试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伍进;;校园亚文化群体—学生社团的社会学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齐红深;;伪满洲国教科书的演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齐红深;;伪满洲国教科书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诸惠芳;;外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礼[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诸惠芳;;外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崔运武;;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撰述;教科书狂加价 家长纷叫苦[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2 记者 李珂;30个县(区)明年起循环使用教科书[N];福建日报;2008年
3 王连生 李在旺;民权县推行教科书循环利用[N];商丘日报;2008年
4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赛;意大利旧教科书市场交易火热[N];光明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章仙踪 记者 段涵敏;部分教科书将循环使用[N];湖南日报;2008年
6 林洪 徐璐 范圣楠 高杰;教科书循环,看江苏怎么做?[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记者 许小雄;今秋可获免费教科书[N];石狮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曹霞;“有了免费教科书,再也不担心辍学了”[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9 本报记者 张荼縻 实习生 张媛媛;教科书循环使用期待完善细节[N];遵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泽农;中央财政再拨69.4亿元免费教科书资金[N];农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凡尧;教科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海宾;论教科书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瑞祥;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廖鹰;教科书如何充分地体现课程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珍美;中国教科书重复使用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齐旭;近代教科书中的进化论叙述[D];南京大学;2011年
7 高水红;教科书话语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俊朝;陆费逵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志萍;1914-2000年的“教育概论”教科书[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28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281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