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内地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4 05:40

  本文关键词:内地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少数民族 藏族


【摘要】:目的探讨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量表为工具,测查内地366名藏族大学生和357名汉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结果藏族大学生人格16个因子的标准平均分介于3.92~7.31之间,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稳定性、有恒性、独立性、自律性4个因子得分低于5分,乐群性、兴奋性得分相对较高。藏族女大学生乐群性、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藏族男大学生,恃强性、稳定性显著低于藏族男大学生;藏族大学生兴奋性、幻想性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值均0.05)。藏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人格存在差异。结论应关注内地藏族大学生人格特征,根据其人格特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韩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西南民族大学网络管理中心;
【关键词】人格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少数民族 藏族
【基金】:2009年度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项目(XZRS02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它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2]。其中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胜洪,张国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张丽华,卜畏;论人格研究中的文化因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郝增茹;高职听障生理工科课程教学实效性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力为,丁雪琴,高潮;赛前情绪与生活满意感及注意指向的相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董业平;“自述启动”教学法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动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5 陈庆合,陆岩;对中国足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6 沃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7 李虹;商磊;聂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翟应增;论艺术语言的产生是感知觉变异的结果——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之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10 匡华,张仲华,王枫,王娟;儿童智力因素和家庭因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芳;丁成标;;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尚秀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瑞光;短时距标量计时模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平;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永跃;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任务中的注意资源效应[D];浙江大学;2005年

9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3 扶健华;微格教学对培养田径专修学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蒋冬红;发音抑制和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中视觉信息整合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新国;初中生成就目标、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邹正华;篮球运动过程中心理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曼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8 尹恒;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篮球(普修)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香梅;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本剑;中小学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清,林麒;城乡大学新生素质差异及教育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1期

2 任胜洪,张国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黎光明,陈建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4 史宏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研究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5 常永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生活事件:对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邹海贵,罗成翼,李华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陈青萍;维族大学生在汉族地区的心理适应[J];青年研究;2003年10期

8 范存欣,马绍斌,刘国宁,吴赤蓬,王惠苏;大学生人格特征测试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9 刘志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源关系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1期

10 唐智松;少数民族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燕秋;姚仁斌;李志刚;;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2 陈高尚;朱军礼;陈坤;;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小学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3 马喜亭;;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案例心理剖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9期

4 刘向阳;关素珍;郑平;葛华;刘继文;;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5 党峥峥;;农村中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6 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7 江浩;吴振强;段振华;;某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评分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8 高金金;陈毅文;;儿童孤独量表在1~2年级小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5期

9 姚本先;石升起;方双虎;;生活满意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学术界;2011年08期

10 谭机永;邓砚;杨莉;;广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波;;100例卒中患者男女16PF分值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灿钢;;杭州市长河高中宏志班与普通班学生16PF测验对比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爱昕;;越轨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人格因素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杨健身;徐美英;黄一民;张锡坤;吴君壁;宋秀兰;;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发生率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防治的初步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陈素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傅宏;;中国人的宽恕性情及其相关人格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占江;;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2:心理论,,心技术,新发展——社会进化与心理进化[C];2010年

8 李洋;刘德全;;大学生认知风格、人格因素与游戏成瘾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黄春香;马静;皮匹湘;;婴儿气质与父母人格特征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顾成宇;任夫乔;姜乾金;;应激有关因素对男性服刑人员消极认知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精神卫生不容忽视的公益角落[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刘敏 记者 邓晓洪;外国专家助力我市灾后心理重建[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晴;关注精神卫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冬;抚平受伤的心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钱峰;教普通人学会心理保健[N];健康报;2004年

8 小雪;心理健康应从少儿抓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 武雅学;医院新增“金融病”救心比救市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8年

10 冯薇;性格婚检到底检出了什么?[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婷婷;中国核电厂操纵人员心理健康人格因素各维度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李洋;大学生游戏成瘾者的认知风格和人格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张冰;司法警校学员人格因素、主观应激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魏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娜;大一新生人格、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仝曦;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分类及意象干预[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马s

本文编号:102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2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