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焦点解决团体对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2:15

  本文关键词:焦点解决团体对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 团体心理辅导 应对方式 高中生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并逐渐扩大应用范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之一,在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应用到学校心理辅导中。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高中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的各种压力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团体辅导及高中生应对方式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探索了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改善高中应对方式方面的可能性。 本研究拟通过8次焦点解决短期团体辅导,让高中生在积极、正向的团体互动和团体支持中,制定解决问题目标,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尝试积极的思维理念和亲身体验,重新建构对生活事件的认识,学习相关的应对方式;改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并应用到生活中。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团体辅导在改善和提高高中生应对方式及能力方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干预前后采用了量表评估与访谈,定量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经过对量表统计结果的分析及团体成员的访谈反馈,研究结果表明: 1.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了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使其形成了积极应对生活事件的理念。 2.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了高中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团体活动过程中,高中生逐步肯定了自己的潜在能力,积极发现并运用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正向力量。 3.焦点解决短期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了高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提高了其社会支持程度,丰富了其社会支持资源。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 团体心理辅导 应对方式 高中生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前言7-8
  • 2.文献综述8-18
  • 2.1 应对及应对方式8-10
  • 2.1.1 应对的定义8-9
  • 2.1.2 应对的理论9-10
  • 2.2 应对方式的研究10-12
  • 2.2.1 应对方式的分类10-11
  • 2.2.2 应对方式的应用研究11-12
  • 2.2.3. 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12
  • 2.3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12-16
  • 2.3.1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理念13-15
  • 2.3.2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阶段15-16
  • 2.3.3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16
  • 2.4 团体心理辅导16-17
  • 2.5 焦点解决团体治疗17-18
  • 3.研究方法18-22
  • 3.1 研究假设18
  • 3.2 研究目的18-20
  • 3.3 研究方法20-22
  • 3.3.1. 研究对象20-21
  • 3.3.2 评估21
  • 3.3.3. 实施程序21-22
  • 4.结果分析22-30
  • 4.1 调查结果分析22-25
  • 4.1.1 高中生各项生活事件平均应激量及不同性别学生各项生活事件平均应激量的比较22-23
  • 4.1.2 生活事件各项因子平均应激量及不同性别高中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分的比较1723-24
  • 4.1.3 应对方式各因子均分24-25
  • 4.1.4 社会支持量表分析25
  • 4.2 实验结果分析25-29
  • 4.2.1 实验组与控制组应对方式问卷前测与后测得分组内比较25-26
  • 4.2.2 实验组、控制组应对方式问卷得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结果比较与分析26-27
  • 4.2.3 实验组与控制组 SAS 和 SDS 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27-28
  • 4.2.4 实验组与控制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28-29
  • 4.3 成员部分反馈内容29-30
  • 5.讨论30-35
  • 5.1 从焦点解决团体治疗因素的方面来探讨本次团体取得的干预效果30-34
  • 5.1.1 制定解决问题目标与团体支持30-31
  • 5.1.2 情绪宣泄31-32
  • 5.1.3 团体乐观性与自我了解32-33
  • 5.1.4 团体互动与人际交往33
  • 5.1.5 利他主义33-34
  • 5.2 焦点解决团体外的疗效因素34
  • 5.3. 存在的不足34-35
  • 6.总结35-36
  • 参考文献36-40
  • 附录40-46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华奇;;高中生“应付方式”现状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小倩;;一路唱,一路走来[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09期

3 ;何润东 追忆似水流年[J];男生女生(银版);2002年09期

4 杨玉谨;;地震灾后青海玉树藏区中学生应对方式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5 陈君;;刍议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6 刘斌;;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7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8 李国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解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9 龚平玲;;如何消除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J];考试周刊;2011年43期

10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燕;郭成;;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3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郑胜圣;张泱;郑全全;;高中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周丹;;影响口腔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及应对方式[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边;聚焦高中生五大心理问题[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瑶;外面的世界精彩吗?[N];大同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凤华;访日高中生:学习先进技术,把祖国建设的更好[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徐敏;“90后”高中生视野心态更开放[N];解放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彭薇;高中生普遍不知未来“做什么”[N];解放日报;2008年

6 记者 柯杨;郑州明年起高中生体育不达标拿不到毕业证[N];河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蕊;俞敏洪:高中生出国明年是个好时机[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刘占良;两高中生逃学商州迷途知返[N];商洛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昊;本市高中生囊括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N];北京日报;2009年

10 陈煜昌、张迎昌;重点扶持 长期资助[N];战士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严文法;高中生科学本质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振;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盖卫娜;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艳萍;蒙汉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建萍;昆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坤;高中生自立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绍刚;高中生学校内焦虑问卷的初步修订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贺社新;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2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52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