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儿童焦虑与情绪调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8 21:07

  本文关键词:儿童焦虑与情绪调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焦虑 情绪调节 父母教养方式


【摘要】:焦虑作为儿童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指儿童对内在感受与想法或外部事物的一种不愉快体验。儿童的焦虑问题的产生不是由一种原因所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情绪调节是引起儿童焦虑的内部因素,它是指在情绪情境中,儿童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可以根据情境的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调节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较多的适应性行为,但焦虑儿童很难根据情境的需要,以恰当方式调节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较多的非适应性行为(Douglas , Richard , Cynthia ,2002)。已有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焦虑的关键因素之一(Choira Barlow,1998;Vasey Dadds,2001;Wood,MeLeod Siglnan,2003)。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不随情景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是父母教养观念、行为和对儿童情感表现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Muris等人(2004)对儿童焦虑的研究发现,儿童焦虑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在儿童的自我报告中,焦虑与父母的焦虑教养方式、过度保护和拒绝相关。 综上所述,许多研究都发现情绪调节和父母教养方式分别对儿童焦虑产生影响(Muris , 2002 , Douglas , Richard Cynthia ,2002)。但很少有研究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儿童焦虑与情绪调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特别是情绪调节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的预测作用,以此揭示出情绪调节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的影响。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和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此降低儿童焦虑水平,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从济南市某小学3-6年级中抽取439名学生为被试,以Steinberg等(1992)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张雷等修订的儿童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Checklist,简称ERC)、中文版Spence儿童焦虑量表(Zhao ,J . X. Xing , X . P. Wang , M . F .,待发表)进行施测,,收回有效问卷420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儿童焦虑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在分离焦虑、社会恐惧、躯体伤害恐惧和总体焦虑水平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2儿童焦虑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小学中年级儿童的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小学高年级儿童。 3儿童情绪调节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心理自主、接受/参与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监督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4儿童焦虑除焦虑总分、分离焦虑、强迫—冲动焦虑、躯体伤害恐惧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接受/参与相关不显著外,社交恐惧、恐慌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心理自主、接受/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儿童焦虑各维度及焦虑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监督呈显著正相关。 5儿童焦虑除躯体伤害恐惧外都与儿童情绪调节呈现显著正相关。 6回归分析发现,儿童情绪调节能显著预测小学儿童的焦虑水平。除躯体伤害恐惧外,情绪调节对焦虑总分和其他分维度得分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7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儿童的焦虑水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心理自主和接受/参与对儿童的社交恐惧、恐慌障碍、广泛性焦虑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的严厉/监督对儿童的焦虑总分及各分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儿童焦虑 情绪调节 父母教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1-16
  • 1 关于儿童焦虑的研究11-12
  • 2 儿童焦虑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12-13
  • 2.1 情绪调节12-13
  • 2.2 父母教养方式13
  • 3 儿童焦虑与情绪调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13-15
  • 4 问题提出15-16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16-18
  • 1 被试16
  • 2 研究工具16-18
  • 2.1 儿童焦虑的测量16-17
  • 2.2 情绪调节的测量17
  • 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17-18
  • 3 实测方法和程序18
  • 3.1 主试培训18
  • 3.2 正式施测18
  • 3.3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18
  • 第三部分 结果18-23
  • 1 儿童焦虑的特点18-24
  • 2 儿童焦虑与情绪调节、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24-26
  • 3 情绪调节对儿童焦虑的回归分析26-22
  • 4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的回归分析22-23
  • 第四部分 讨论及结论23-28
  • 1 讨论23-28
  • 1.1 儿童焦虑的特点23-24
  • 1.2 儿童焦虑与情绪调节、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24-26
  • 1.3 情绪调节对儿童焦虑的回归分析26-27
  • 1.4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的回归分析27-28
  • 2 结论28
  • 第五部分 教育建议28-32
  • 1 对儿童的建议29-30
  • 2 对父母的建议30-31
  • 3 对教师的建议31-32
  • 第六部分 本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32-34
  • 1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32
  • 2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32-33
  • 3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33-34
  •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34-40
  •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丽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2 孙玲;汤效禹;;试论情绪弹性的提高[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3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杨静;傅丽萍;;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忠清;解雅春;王志明;付智伟;陈素芬;张慧颖;;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9期

6 唐海龙;;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苑光宗;唐柳;傅文青;孔明;郭玲玲;徐丽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8 陈玉焕;赵倩;;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陆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10 陈小琴;张进辅;;师范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鸣鸣;张野;;浅述无意识情绪调节的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詹向红;乔明琦;张惠云;刘胜利;;在正常人群开展肝疏泄实验研究的思考与探索[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莉;陈会昌;陈欣银;;情绪调节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王晓笳;胡珍玉;张文武;周东升;;民工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吴超;杜凌阳;傅正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16PF测试及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袁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探讨[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小静;;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A];精神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洁;段西涛;林双革;;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过程:生理反应、主观感受及表情行为的变化[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胡婷;王争艳;;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杨利昆;疲劳发生与情绪调节[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朱丽丽;看球太激动 当心看出病[N];健康时报;2004年

5 胥晓琦;不当教养方式导致神经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丁卫红(作者单位:芜湖市体委业余体校);网球比赛重在情绪调节[N];安徽经济报;2005年

7 刘文;论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俞国良;寻找青少年情绪变化的“阀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羽;贵阳心理咨询存四大误区[N];法制生活报;2007年

10 ;春节不可缺少的三类素菜[N];中国食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伟娜;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机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庆霞;青少年恐惧情绪及调节发展的fMRI和EEG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蒋长好;大中学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毕珊娜;4-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与合作行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海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莉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5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石晶;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文;高中生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麻晓磊;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马慧燕;大学生完美主义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7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57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