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21:16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生 自立行为水平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友谊质量


【摘要】:自立即个体从过去自己一直依赖的事物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做主、自己行动,并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的过程。自立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的自我方面。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自立行为的发展对于儿童今后社会认知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对于儿童自立行为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对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的特点进行深入调查,并针对小学生的自立行为水平、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友谊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本研究从保定市随机抽取四所小学,从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00名被试。以《小学生自立行为问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测验》和《友谊质量问卷》为测验材料对小学生进行施测,研究结果如下。 1.小学自立行为水平的现状 小学生在自我行动、学业自立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在一般自立上得分最低。在年级方面,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的各维度及总分在不同年级上均差异显著。在性别方面,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总体上差异并不显著,但在学业自立上差异显著。在居住地方面,小学生自立总体水平上城市高于农村。其中自立分维度包括一般自立、日常自立、社会自立、自我行动、自我负责存在显著差异。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方面,自立行为总分并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我行动和社会自立两个分维度上存在差异。 2.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现状 依据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要显著快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年级方面,二年级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各维度及其总分显著低于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但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各维度及其总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居住地来看,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居住地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农村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低于城市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各个维度及总分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小学生的友谊质量现状 年级方面,消极友谊质量、积极友谊质量都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积极友谊质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消极友谊质量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居住地方面,,在小学生消极友谊质量上,不同居住地间并无显著差异,在积极友谊质量上则存在显著差异且城市小学生的友谊质量高于农村小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在消极友谊质量和积极友谊质量维度上,独生子女的分数都高于非独生子女。 4.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与友谊质量、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自立行为水平、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相关。 5.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对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立行为水平对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6.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通过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影响友谊质量,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自立行为水平与友谊质量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 自立行为水平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友谊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引言11-12
  • 1 文献综述12-23
  • 1.1 关于自立行为水平的研究12-16
  • 1.1.1 自立的概念12-13
  • 1.1.2 自立的结构和测量13-14
  • 1.1.3 自立的影响因素14-15
  • 1.1.4 自立的研究现状15-16
  • 1.2 关于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16-19
  • 1.2.1 观点采择能力的概念16-17
  • 1.2.2 观点采择能力的结构及测量17
  • 1.2.3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现状17-19
  • 1.3 关于友谊质量的研究19-21
  • 1.3.1 关于友谊质量的定义19
  • 1.3.2 关于友谊质量的结构和测量19-20
  • 1.3.3 关于友谊质量的研究现状20-21
  • 1.4 儿童自立行为水平与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研究21
  • 1.5 儿童自立行为水平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21-22
  • 1.6 儿童观点采择能力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22-23
  • 2 问题提出23-25
  • 2.1 研究目的23
  • 2.2 研究意义23-24
  • 2.2.1 理论意义23-24
  • 2.2.2 实践意义24
  • 2.3 研究假设24-25
  • 3 研究方法25-28
  • 3.1 研究对象25
  • 3.2 研究工具25-27
  • 3.2.1 儿童自立行为问卷25-26
  • 3.2.2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故事法26
  • 3.2.3 友谊质量问卷26-27
  • 3.3 施测过程27
  • 3.4 数据统计分析27-28
  • 4 研究结果28-45
  • 4.1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的基本情况28-32
  • 4.1.1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的一般情况28
  • 4.1.2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28-29
  • 4.1.3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29-30
  • 4.1.4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在居住地的差异30-31
  • 4.1.5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31-32
  • 4.2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基本情况32-35
  • 4.2.1 小学生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一般情况32-33
  • 4.2.2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年级差异33
  • 4.2.3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33-34
  • 4.2.4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居住地的差异34
  • 4.2.5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34-35
  • 4.3 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基本情况35-37
  • 4.3.1 小学生友谊质量的一般情况35
  • 4.3.2 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年级差异35-36
  • 4.3.3 小学生友谊质量的性别差异36
  • 4.3.4 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居住地的差异36-37
  • 4.3.5 小学生友谊质量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37
  • 4.4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友谊质量的相关37-40
  • 4.4.1 自立行为水平和友谊质量的相关分析37-38
  • 4.4.2 自立行为水平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分析38-39
  • 4.4.3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友谊质量的相关分析39-40
  • 4.5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友谊质量的回归分析结果40-42
  • 4.5.1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和友谊质量的回归研究40
  • 4.5.2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对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回归研究40-41
  • 4.5.3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友谊质量的回归研究41-42
  • 4.6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自立行为水平和友谊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42-45
  • 5 分析与讨论45-55
  • 5.1 关于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友谊质量的基本状况研究45-51
  • 5.1.1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的基本状况45-47
  • 5.1.2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基本状况47-49
  • 5.1.3 小学生友谊质量的基本状况49-51
  • 5.2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友谊质量的关系特点51-53
  • 5.2.1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与友谊质量的关系51
  • 5.2.2 小学生自立行为水平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51-52
  • 5.2.3 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友谊质量的关系52-53
  • 5.3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自立行为水平和友谊质量间的中介作用53-54
  • 5.4 研究不足54
  • 5.5 建议54-55
  • 5.5.1 实践建议54-55
  • 5.5.2 理论建议55
  • 6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3
  • 附录63-68
  • 后记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袁水平,赖淑珍,涂飞龙,黄继贞,魏永超,江礼华,梁琛,熊富先;城乡儿童适应行为特点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3 魏文风,崔亮;产生网络依赖青少年群体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12期

4 满晶 ,孙力军;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漫谈(二)——自立与反抗[J];辽宁教育;1995年Z1期

5 邹晓燕;许颖;;3-6年级小学生自主性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丁芳;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万青;;儿童友谊质量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的初步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黎屏雅;培养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1993年05期

10 夏凌翔;黄希庭;万黎;杨红升;;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娟;中学生自立人格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钱敏;深圳市小学3—5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萌;童年中期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钟慧;高中生自立结构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贾蕾;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冬梅;昆明市中学生自立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惠;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扶跃辉;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和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7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57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