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教育和游戏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7-10-19 19:13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和游戏的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游戏 融合 教育即游戏


【摘要】:从柏拉图至今,无数的教育家研究"教育"和"游戏"的关系。有的认为游戏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有的认为教育和游戏有着原初意义上的融合。大家一致认为游戏对教育有促进作用,然而,为什么游戏和教育不能达到本质的和精神上的融合?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育和游戏的融合反映在教育中就是把游戏看成教育的内在结构持续,即教育就是一种游戏,把教育当作一种游戏来做,以游戏的精神和态度重塑教育。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教育 游戏 融合 教育即游戏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游戏对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而教育实践中游戏的“身影”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包装教育的“糖衣”。为什么教育中缺少游戏因素和游戏精神?这主要因为大众对游戏的偏见,以及日益严重的教育功利性。分析及研究教育和游戏的关系有助于二者的融合进而可以缓解教育的功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正江;;教育即游戏[J];教育导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峰;论审美经验中的“距离”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陶清;究竟应当以怎样的历史观指导我们的研究——兼与蒋大椿教授讨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7 潘家耕;略论大学生休闲教育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程颖;;对电脑艺术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宋妍;;“大众传媒时间”观与实现休闲理想的悖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兆t,

本文编号:1062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62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