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16:0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主动性人格 一般自我效能感 关系


【摘要】: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1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量为21%。主动性人格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主动性人格 一般自我效能感 关系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各种挑战或新情境的应对能力的总体信心[1]。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习能力、学业成就水平、潜能的发挥、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胡琳丽等的研究也表明师范大学生的一般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邹兵;谢杏利;;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人格的关系[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3 谭佳;苏文平;;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胡琳丽;郑航;;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0期

5 吴思思;张淑媛;姜峰;;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6 余捷婷;刘电芝;;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邝磊;郑雯雯;林崇德;杨萌;刘力;;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1年09期

8 刘密;龙立荣;祖伟;;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9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年01期

10 张倩;桂守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秀菊;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主动性人格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飞;;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刘卫春;;青少年应对效能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阳;王德建;;初中学生耐力跑运动自我效能归因特点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5 郭春涵;李彩娜;;从我国家庭教育现状透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刘春艳,殷小川;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张以清;黄淑萍;;论体育院系运动训练学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王云鹏;时建伟;;大学生职业选择类型的预测模型探究——以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1期

9 周谟錾;;探究性道德学习理论新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6期

10 丛庆;张强;向明;陈扬;;大学生员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满意、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军锋;;教师压力研究现状综述[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小平;吴李生;;新犯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平心;;试论乐感、舞感及其通感——兼谈艺术感觉与艺术想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邱佩钰;施利承;马艳霞;;大学生坚韧人格与时间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六珍;企业女性经理人性别角色认同和领导效能感之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刘瑛;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罗阳;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量表的初步研制[D];中南大学;2011年

7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刘景方;网上创新外包环境下研发人员胜任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郭群成;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莉娜;保险人员前瞻性人格和工作挫折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晶晶;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燕燕;母亲教育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t$;中学生学业成绩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杰;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玲;石家庄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归属感、职业倦怠现状及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峰;创业者情绪智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自我效能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苏文平;顾客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葛明贵;余益兵;邢彩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廖美玲;;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柯友凤,龙立荣;中学生职业兴趣的调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7 刘欣,徐光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8 孔祥军;杨昭宁;李惠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防御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9 周国韬;国外成就动机的概念、测量与培养述评[J];教育科学;1989年04期

10 刘彦华;杜卉;朱丽娜;;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考研心理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睿;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叶莲花;企业员工前瞻性人格的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陈美君;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刘世瑞;;大学生自主学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才智;2009年32期

2 曹莉莉;;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余捷婷;刘电芝;;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谭佳;;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孔祥军;杨昭宁;李惠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防御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6 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7 赵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09期

8 栾小倩;曹光海;李建伟;;大学生爱情观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9 林艳艳;曹光海;李建伟;;大学生爱情观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10 张东枚;方小衡;邹宗峰;;某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94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94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