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中的伦理初探
本文关键词:课堂观察中的伦理初探
【摘要】: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法,是适应课堂情境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观察主体分为教师和外来研究者,在课堂观察中两者均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进行,如公正性、隐私性等。在实践中,我们应提高教师和研究者修养以自律,建立教育研究伦理规范并设置必要的研究伦理监督机构来实现他律,以保证课堂观察有序、规范地进行。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38)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年来人们进行教育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任何以人为对象的研究都涉及研究的伦理问题,由于教育研究的本身的教育性和研究对象(大多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所以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更是在进行研究时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对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朋,胡洪伟;论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兼论协调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2期
2 李定仁,李如密;教学研究中的学术道德建设[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瑶;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意忠;;开展学术批评 提高学术水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2 郑金洲;听课的技能与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意忠;论教授治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翊;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优化过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培蕾;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赵宁;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志高;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规范性的理论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靖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养育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安勤;语言习得研究与教学方法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巧苇;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云燕;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波;课堂讲授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宇;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兆凯;管窥当前我国的道德制度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吴定初,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的涵义、功能与作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邓演平,宋桂林;论学术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张善鑫;试评教育质的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郭元祥;关于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的若干问题思考——兼析对教育学研究现状的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和学新;论教育研究成果的社会选择原则[J];教育科学;1997年02期
7 刘朋,胡洪伟;论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兼论协调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2期
8 刘济良;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9 卢红,敬少丽;女性主义对伦理学的批判给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10 覃红霞;论教育学术规范的重建[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师书画[J];广西教育;2004年28期
2 ;教师书画[J];人民教育;2004年18期
3 约翰·施拉特,邓笛;我是教师[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3期
4 修春雨 ,王韦平;伤害,在一言一行中——教师言行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教育;2005年16期
5 杨丽萍;;教师礼赞[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03期
6 季阿娜·鲍戈达诺娃 ,陈庆瑞;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师——欧美一些国家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01期
7 ;教师文艺[J];黑河教育;2000年01期
8 聂川;教师的眼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年04期
9 黄好额;为教师“走穴”一辩[J];教学与管理;2005年17期
10 杨丽萍;教师赞语[J];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徐燕萍;;教育是农业,教师当何为?——论生态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教育”职能[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友仁;;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意识的更新[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蒋晋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王金道;;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健康状况的多纬度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余峥嵘;;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浅谈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4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双;教育行动研究的本土化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0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5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