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6 04:00

  本文关键词: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实施 创生取向 课改


【摘要】:倡导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是对传统课程实施观的一种超越。只有我们明确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课程实施中的资源,确定课程实施中教师、学生、课程研制者之间的交互对话协商关系,保证课程实施具有动态生成性,在评价方法上强调多元性和形成性,解决了这几个关键性问题之后,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才会收到实效。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
【基金】: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工程项目课题“高校课程文化建设问题研究”(11-XJl2078)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实际展开的过程。在课程方案的处理上,课程实施的取向经过了“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到今天的“创生取向”。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锋华;岳伟;;课程即过程——关于过程课程观内涵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2 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3 韦冬余;;课程实施的理想与未来——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与涵义[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景春;优化课程是继续教育中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健;;“根基础”:高职教育课程基础观的应然选择[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赫兴无;;地理活动课程实施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胡继飞;;高师《生物科普创作》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韦冬余;赵璇;;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教师行为不当的含义、成因及矫正[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6 王洪席;靳玉乐;;作为过程的课程愿景:可能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王达庆;;考量现代课程理念中“学生经验”的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6年22期

8 许锋华;岳伟;;课程即过程——关于过程课程观内涵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9 袁玲;;创设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年12期

10 张桂萍;;浅析生成性课程与教师教学智慧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西南大学;2010年

2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yN;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锋;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闫芳;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课程素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兄宝;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自主激励评价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罗燕;初中地理新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晖;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6 侯建超;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丽;高中时政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吕筠;教材使用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建国;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何象;生态型师生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红宇;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卜玉华;;课程理念的历史透视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6 吉标,吴霞;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臣之;浅谈影响课程实施的六大因素[J];教育导刊;2001年23期

2 柳德玉,李瑾瑜;重新审视教师——课程实施者[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3 尹弘飚,李子建;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4 叶丽新;“课程实施”的三维理解[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6期

5 靳玉乐;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展望[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6 汪霞;课程实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7 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检讨与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汪霞;课程实施的基本观点[J];早期教育;2003年06期

9 何军华,常维国;试析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的角色意识[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谢翌 ,马云鹏;判断教师课程实施优劣的标准[J];早期教育;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启后;;“人本”、“和谐”思想在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婕平;;发现、调整、合作——“生活、学习、做人”课程实施的新策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3 具滋Q;梁荣华;索丰;;韩国农村学校的课程问题与革新努力[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5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治国 武胜记者站 段毅刚;武胜开展学校课改工作专项评估[N];广安日报;2010年

2 郭瑞;他们,以课改为媒传递思想[N];中国教师报;2010年

3 主持 李炳亭;2010年课改需要关注什么[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程红兵 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现任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课改需要英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冯振 宜君县太安镇马坊小学教师;课改中的几点体会[N];铜川日报;2010年

6 本刊记者 熊国森;放歌老区话课改[N];驻马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炳亭 特约记者 洪湖;课改“五爱”[N];中国教师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何涛;复制“杜愞口”广东最有型[N];广州日报;2010年

9 周之江;课改,,带来了什么[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记者 郭在伟;中国区域课改共同体在郑成立[N];郑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平;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8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慧;课程实施中文本转换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金娟;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规划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福华;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4 徐燕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性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王瑞锋;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友林;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海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的特色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剑;五年制小教大专《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施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建山;创生:教师课程实施的一种价值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柳伟;论课程实施[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7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57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