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满意度调查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满意度调查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农民工“举家迁城务工”的情形并不少见,这种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家庭化,使得大量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受城乡户籍二元制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低收入高学费、农民工流动性强等因素影响,造成了进城务工子女失学、义务教育边缘化和教育平等权缺失。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在很多情况下与教育本身一样,可以看作是公共产品,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其即可归为城市的公共产品也可以归为农村的公共产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为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问题为研究起点,分析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也为其他类似的地区在同一问题的解决上提供借鉴经验。从学术价值上讲,本文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调研资料,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分析基础。 本文围绕“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这一主题,分四个部分展开具体研究工作: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供给方面的研究现状,然后对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中可能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交待,最后介绍了国内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相关经验的借鉴,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调查方案进行设计,,首先说明了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如学校的布局、师资问题、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然后说明了本文的调查宗旨、调查对象、调查方式以及调查假设和问卷设计。第三章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包括走访数据和问卷数据,并对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以及基本数据分析,然后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分析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中从数量、质量方面、成本方面、供给机制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J];吉林政报;2004年08期
2 左右;;让义务教育的阳光温暖农民工子女[J];民主;2009年06期
3 黄晓峰;;流动状态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4 任文;;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合格义务教育的权利[J];致富天地;2009年07期
5 李秉中;;“学有所教”,指向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J];当代贵州;2008年07期
6 王博;;长沙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J];人权;2006年02期
7 鞠维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之破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1期
8 ;周边环视[J];当代贵州;2005年17期
9 罗阳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10 张雪飞;;农民工子女与教育均衡化发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雪;;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5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李芳;;对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娟娟 记者 宋健;河南农民工子女同享城市义务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覆海 本报通讯员 葛红普;山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零门槛”[N];工人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文亭;返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N];江西日报;2009年
4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栾辉;一定要让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N];各界导报;2010年
5 王婕;254万义务教育金助农民工子女读书[N];泸州日报;2010年
6 郑成安;昆明市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义务教育[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7 记者 张登海 通讯员 谢黎强;富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保障[N];云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喻佳;投资增多 30万学生受益[N];自贡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庆飞;我市扶困助学活动万余学生受益[N];长白山日报;2009年
10 ;关于我省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建议[N];贵州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梅;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玉涛;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辉忠;中国城市实施义务教育“两个平等”政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邓伟忠;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董程;成都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满意度调查[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刘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邹文佼;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丹;长沙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梅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境及其出路[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7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2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