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7 14:07

  本文选题:凯兴斯泰纳 + 劳作教育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12年15期


【摘要】:凯兴斯泰纳是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倡导劳作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他的劳作教育思想对之后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Kexingsteiner is a famous educational theorist, educational reforme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German education. He advocated labor education,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His idea of labor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作者单位】: 保定学院;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克江;;论高职教师的特殊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易庆;孙明海;;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探析[J];包装工程;2010年S1期

3 陈秋媚;;集约化理念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4 余群英;;略论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主导模式的构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崔清源;;美国西雅图中央社区学院办学特色以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崔清源;;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方晓慧;;如何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6期

8 王德勋;;教师的专业素质构成探微[J];成人教育;2009年05期

9 尹萍;;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J];成人教育;2010年08期

10 刘继强;;从《规划纲要》看高职院校特色办学模式之探寻[J];成人教育;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再探讨——“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着力点[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余秀琴;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卢洁莹;生存论视角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县域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季雯;论地方政府在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淼;中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玲;论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政策保障[D];延安大学;2011年

5 韩子杰;培训机构课程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叶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毛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危机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武俊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启友;产学结合提升艺术设计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不准感动[J];基础教育;2007年01期

2 李海艳;;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林银光;;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实践及其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杨洪芳;“耕读”为本 经世致用——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5 周佐霖;;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再认识[J];创新;2011年04期

6 马祥义;;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0期

7 刘永林;试论教育管理的开放系统学说及其现实意义[J];中学教育;2003年09期

8 潘俊臣;;“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现实意义[J];教书育人;2011年16期

9 贺雄飞;;犹太人教育的中国现实意义[J];延河;2011年08期

10 吕康清;;论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纯仁;富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方法[N];吉林日报;2007年

2 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郭林则;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长治日报;2005年

3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刘余莉;恩义文化中的“受恩”与“施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汪青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5 师巧梅;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看望慰问华凌福利学校儿童[N];新疆日报(汉);2006年

6 夏侯晓昱;一项“源头活水”工程[N];音乐周报;2005年

7 钱汉东;语文教学要弘扬传统文化[N];文汇报;2006年

8 周晓阳;试论改革开放与爱国主义教育[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9 本报评论员;“还债”也是发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山东省邹平一中 张文斌;多媒体教学的现实意义[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春影;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2 吴瑾;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菊玲;先秦儒家礼育与现代德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高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杨晓霞;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洪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超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王跃;教学管理人本原则及其现实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芳;论杜威的学生经验观及其现实意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碧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本意识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2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42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