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影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7 14:21

  本文选题:中学生 + 学校归属感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11期


【摘要】: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能促进学生与学校良性互动,在学校专心努力学习,与同学、教师建立良好关系;有利于教师轻松教育引导学生发展。运用周记叙事法对55名初一学生进行学校归属感调查发现:自我概念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中起着内部导向作用;与同学、教师的关系是影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重要人际要素;良好的班集体以团体接纳的形式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明显影响。
[Abstract]: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promot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schools, concentrate on studying hard in school,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help teachers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rough easy education. Using the weekly narrativ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chool belonging of 55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elf-concept plays an internal guiding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elf-concept plays an internal guiding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interpersonal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good class group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students'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in the form of group acceptance.
【作者单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青年课题“中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学校适应功能研究”(项目编号:EHA090387)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包克冰;李卉;徐琴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2 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荣;朱保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竞技期望、教练员训练方式与团队归属感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迟萍萍;;基于S大学在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5期

3 宋琳娜;张文;;从“蝴蝶效应”看自考助学学生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4 余立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的学校归属感培养与图书馆资源利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刘庆红;;中学数学课堂中厌学情绪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30期

6 叶一舵;熊猛;;团体归属感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孔令艳;姜小燕;纪春磊;;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8 孙晨哲;武培博;;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9 路红;黄国君;;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0期

10 王裕桂;黄永良;傅纪良;;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的文化内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予;提高中职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红伟;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新冀;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代磊;职业高中学生班级归属感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红;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裴菁菁;中学生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微微;安徽省某地区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张立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归属感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志军;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2 李锐;凌文辁;;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的集体效能感[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凤兰;张秀英;;对245名中学生神经衰弱的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1989年02期

2 姚佩宽;董小苹;孙忠雄;胡卫;李兆源;范显义;;上海中学生性发育、性意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3 本刊记者;;荆州地区中学生文联成立[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4 刘振兴;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5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年Z1期

6 王艳玲;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7 汪洋;;永远的50元[J];新青年(朋友);2002年04期

8 杨森;;描绘一个“好老师”[J];希望月报;2002年14期

9 王宗文;Author Unknown;; 自相矛盾的时代[J];英语知识;2002年05期

10 颜惠珍;;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园”[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赖运成;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4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8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坤英;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4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4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