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收放自如”的教学境界
[Abstract]:The existence value and teaching practice orientation of "open and close" are the urge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new curriculum.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only when teachers are able to accept and release freely, can they truly highlight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promot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世权;试论课堂教学境界的艺术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胡庆芳;教师的学习特征[J];上海教育;2005年12期
3 周建民;真善美的统一:教学境界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淑华;;还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J];教书育人;2006年13期
5 王华;;如何爱学生[J];贵州教育;2009年21期
6 秦菊香;谈教师教学的熟、新、活[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6年06期
7 ;不要怕学生“乱说”[J];科学课;2006年02期
8 滕纯;读《教师教学专论》的几点意见[J];河北教育;1994年Z2期
9 李彬;学生发展的动力及其径路[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3期
10 史晖;;论教学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瀚青;;杨贤江论教师修养[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瀚青;;杨贤江论教师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冲锋;;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开发[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范丽恒;;初中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之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赵艳红;周燕;;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建始一中"心育"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程熳;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才[N];黄石日报;2010年
2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高修岭;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N];学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周波;不搞“表演”赛 看平时“讲功”[N];成都日报;2007年
4 肖川 魏远远(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发展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 葛井井;教师教学不良习性转变“三步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新乡市陵园小学校长 王爱琴;以人为本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N];新乡日报;2010年
7 张和忠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推进教改别忘为何出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李珂;“学生发展性评价”内容与方法出台[N];福建日报;2004年
9 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曹衍清;建设适宜学生发展的评价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追寻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俪嘉;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古丽萍;教师教学思维方式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金泉;新课改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志梅;中小学教师的技术接受性干预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6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霞;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祖胜;美国教师课堂教学督导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董瑾炜;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4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94185.html